昆明市西山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西山区预算信息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关于昆明市西山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第二部分2025年西山区政府预算公开表
第三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安排说明
第四部分举借政府债务说明
第五部分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说明
监督索引号53011200500010000
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
昆明市西山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
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1月23日在昆明市西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昆明市西山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昆明市西山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4,843万元,为调整预算334,000万元的100.25%,超收843万元;比去年同期355,469万元减20,626万元,减5.80%。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8,609万元,为调整预算488,909万元的99.94%,短支300万元;比去年同期500,786万元减12,177万元,减2.43%。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4,843万元,返还性收入45,33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8,28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7,04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000万元,调入资金1,13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5,71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400万元,收入方总计624,7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8,60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4,48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50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支出48万元,年终结余43,469万元(结转下年的支出43,46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900万元,支出方总计624,757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150万元,为调整预算10,753万元的75.79%;比去年同期10,408万元减2,258万元,减21.69%。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067万元,为调整预算17,182万元的93.51%;比去年同期83,981万元减67,914万元,减80.87%。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150万元,转移性收入13,215万元,调入资金4,11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95万元,收入方总计25,87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067万元,年终结余9,806万元(结转下年的支出9,806万元),支出方总计25,873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16万元,为调整预算2,516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1,087万元增1,429万元,增131.46%。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89万元,为调整预算2,625万元的56.72%;比去年同期1,559万元减70万元,减4.49%。因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结转下年,故本年支出较调整预算有差距。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16万元,转移性收入83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38万元,收入方总计3,59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89万元,调出资金1,091万元,年终结余1,012万元(结转下年的支出1,012万元),支出方总计3,592万元;收支平衡。
二、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我区无新发行专项债券项目,通过自筹资金偿还一般债务1,500万元,增加再融资一般债务3,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66,73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81,43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85,300万元),为限额741,800万元的89.88%。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116,960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217,700万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56,276万元、农林水利建设领域112万元,其他领域275,682万元(其中:医疗卫生领域80,000万元、其他项目建设192,552万元、非资本性支出3,130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均为快报数,待市财政局批复我区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三、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多措并举抓收入增财力,财政运行稳健稳固
一是强化协同挖潜增收。紧盯全年收入目标,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强化收入分析研判和组织调度,加强重点税源、重点项目及重点行业管理,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做到应收尽收、应入尽入。
二是强化服务夯实税基。增强工作主动性,持续助力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契机,摸排辖区内企业经营状况及新办户服务需求,加大对纳税企业的服务力度,全方位推动服务增收,夯实支柱税源税基。
三是强化措施补缺增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一户一策”清欠计划,依法依规清缴欠税。抓实土增清算工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协助完成大额税款入库工作,年内土地增值税入库3.92亿元。全面梳理银行利息、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非税收入,盘活资产资源,年内非税收入4.76亿元。
(二)全力以赴保重点稳大局,支出保障提质提效
一是持续夯实重点领域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织牢织实民生“幸福网”,全区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37.82亿元,占比77.40%。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支出10.97亿元(不含教师社会保障支出),完成教育“两个只增不减”,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公共安全支出4.68亿元,支持反恐维稳、禁毒、打击电信新型犯罪活动等,建设“平安西山”,为筑牢安全防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财力支持。持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投入4.07亿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医疗救助等领域,推进健康西山建设。
二是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履行好“三保”职责,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投入3.73亿元用于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保障,将尊崇关爱之情落到实处。投入1.12亿元用于支持社会保障、就业政策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取得实效,切实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投入0.8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持续健全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支持全民参保扩面计划。
三是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金3.71亿元,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2亿元用于提升二环排水系统改造,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投入2.09亿元用于城市景观亮化、城乡环卫保洁、道路桥梁管护、农村公路提升,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投入0.68亿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耕地和农业资源保护,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助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投入0.66亿元用于支持滇池保护治理及大气、土壤、水质等污染防治,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提升生态修复水平。
(三)主动作为筹资金盘家底,资源统筹有力有效
一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规范盘活存量资金机制,统筹收回预算资金、清理收回结余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0.92亿元,统筹优先用于森林防火、环境卫生、道路绿化整治、为民服务中心租赁等方面,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积极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发挥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预算安排等资金撬动作用,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5.26亿元、增发国债项目资金2亿元、超长期国债项目资金0.98亿元,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通过自筹资金偿还年度债务本金及利息。
三是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利用。加快土地评审项目梳理,认真落实土地收储和供应的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成本评审工作,全年开展土地一级开发成本评审、划拨成本评审项目27个,累计评审金额69.04亿元,有力支持全区土地收储和供应工作,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片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四)一以贯之防风险守底线,风险管控见行见效
一是防范化解基层“三保”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制定出台《昆明市西山区“三保”保障具体方案》,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严格落实“三保”预算审核、执行监测、库款管理、风险应急处置等监测预警,守住基层财政可持续运行底线。增强民生领域财政保障能力,全年全区“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33.72亿元,为落实“三保”提供财力支撑。
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核心任务,分类施策执行地方债务防范化解方案,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全口径、全周期动态监测债务风险。妥善处置债务化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全力化解国有企业偿债风险。
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提升监管质量,组织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及四类机构1942家公司的全面摸排清查;严格落实防风险责任,对部分地方金融组织开展穿透式检查。切实夯实风险防范基础,将打击非法集资纳入基层治理工作,开展宣传活动36场、专题讲座5场,受众超5万人。
(五)扎实有序推改革促发展,财政管理蓄势蓄能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统筹衔接力度,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及跨年度预算平衡。硬化预算约束,规范控制部门预算追加,严控一般性支出,全区“三公”经费预算持续压减下降。严格落实绩效管理全覆盖工作要求,开展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目标运行监控及预算绩效评价等工作。出台《昆明市西山区贯彻落实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不断优化收支结构。
二是推进国企健康发展。根据“一企一策”、分步推进的国企改革指导方针,统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实施方案》《西山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推进机制。坚持压减与发展统筹推进,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指导企业压减企业管理层级,已减企业法人户数3户,压缩人员约10%。通过吸收合并、股权划转、设二级公司等方式调整国企布局,推动区属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整合重组。
三是推进助企政策落地。制定印发《西山区驻区金融机构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试行)》,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金融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全年累计拨付各级稳增长奖补资金2,731万元,发放各类贷款贴息资金294万元,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落细落实,持续推进云投中心金融小镇建设,促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四是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依托“融信服”平台,不断完善“数据+政策+金融”的模式,为各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支持,注册企业累计达1.4万户,获贷金额超95亿元。搭建金融驿站5个,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效能。全年政府采购项目中(不包含适用于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份额达82.89%,助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六)全面协同强标准促规范,财会监督从紧从实
一是全面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常态化监控。加大基层“三保”、直达资金、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政府债务、惠民财政补贴等重点领域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加强与各监督部门的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协同监管,为各类监督提供有力支持。坚持问题导向,压实整改主体责任,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促管理,预防和减少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是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开展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相关规定,对全区预算单位的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开展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问题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整治,动态跟进发现问题、实地检查督促整改,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是全面提升财政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广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税费缴纳功能。持续深化公务差旅一体化管理实施工作,切实推进预算单位公务差旅无纸化报销改革。强化采购评审监管,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四项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检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年内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192项(不包含适用于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采购预算金额3.11亿元,实际采购金额3.01亿元,节约率3.15%。
各位代表,2024年全区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但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财政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及挑战。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仍然困难。近年来,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房地产行业形势不佳,土地交易政策变化、企业资金流不足等因素,导致收入增收空间大幅萎缩。二是财政支出压力仍然很大。可支配财力与日益增长的各项刚性支出及地方发展建设需求匹配度下降,财政运行“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引领和财政资金聚焦保障作用。
四、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更加完整、规范、准确、科学编制预算,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力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各种收支增减因素,2025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1,585万元(增5%),返还性收入45,33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8,03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00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00万元,调入资金92,24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3,46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65,900万元,收入方总计836,57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8,188万元,上解支出83,59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4,790万元,支出方总计836,572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632万元,转移性收入10,368万元,调入资金8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806万元,收入方总计34,60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方总计34,606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85万元,转移性收入83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12万元,收入方总计3,43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80万元,调出资金555万元,支出方总计3,435万元;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相关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草案在人代会批准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
(四)“三保”预算安排情况
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加强库款运行监测,优化资金调配,确保“三保”保障有力。2025年西山区“三保”支出及刚性支出预计37.25亿元,其中:保工资16.01亿元、保运转1.46亿元、保基本民生11.05亿元、刚性支出8.73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5年西山区到期一般债券本金18.48亿元、一般债券利息及服务费0.92亿元,计划通过自筹资金和申请发行再融资债券进行偿还。2025年西山区无到期专项债券本金,到期专项债券利息及服务费1.19亿元,将根据还款时限,督促各相关单位履行债务偿还主体责任,确保按期还本付息,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避免发生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
五、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精准发力挖潜促收,稳平衡、促发展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加强税收收入形势研判和分析,分行业、分区域抓实税源调查、分析预测、税源监控等工作,动态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认真研判税收收入走势,增强税源控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服务组织收入决策和管理。二是强化税源建设。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涵养优质税源,培养后续财源,助力新的地方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形成,不断提高财政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财政持续增收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抢抓中央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的宝贵机遇,寻找发展突破口。围绕社会民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建设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助力全区经济发展。
(二)系统提升统筹能力,惠民生、保重点
一是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和库款保障机制,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更加注重民生扶持的切入点和覆盖面,特别是支持做好就业、教育、养老、就医、住房等民生实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性和有效性,提升政策实施效果。二是加大财力统筹,全面压减非急需、非必要项目支出,避免资金闲置和沉淀,将可用财力统筹用于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以及其他急需领域支出。加强重点项目支出保障,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助力区级“重中之重”项目落实,进一步增强财政资源统筹性、集约性、高效性。三是聚焦重点,精准财政资金投向。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紧扣以高质量发展引领西山现代化建设这一主线,抓住城市经济、文化旅游、工业振兴、改革创新四个关键,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民生福祉、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领域,放大财政资金撬动效应,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财力保障。
(三)纵深推进财政改革,优管理、提质效
一是全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政策与资金等重大关系,提升财政管理全面化、精准化、智能化,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治理更加精准、服务更加高效。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全口径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的有效衔接和统筹安排,依法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三是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布局和结构调整,同步出台助力国企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高效推进各类专项改革任务,引导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四是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和数字科技金融叠加赋能,运用“融信服”平台为中小企业精准画像,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度。统筹“线上+线下”及“政务+金融”资源,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四)全面严肃财经纪律,强监督、防风险
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测。2025年政府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偿还压力大,将提前做好分析研判,拓宽偿债资金来源,严格偿债计划管理,严格落实政府债务偿还主体责任及还本付息责任。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付资金或开展政府采购,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预算资金的调剂。三是强化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扛牢财会监督主责,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监管源头反腐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巩固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成果,强化源头管控和全过程跟踪督导,深化监督检查结果运用,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西山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财政贡献!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并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4.非税收入:反映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依法利用行政、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
6.地方政府债务:县级以上政府为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包括: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非政府债券形成的存量债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形成的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后在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内举借并以财政资金偿还的外债转贷债务。
7.专项债券:为了筹集资金建设某专项具体工程而发行的债券。
8.预算绩效管理: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
9.“融信服”平台:云南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简称融信服平台)由云南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数字赋能平台,是全省统一的信用领域公共基础设施。
监督索引号53011200500010111
昆明市西山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20250208034718751
西山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附件20250208034801698
财政转移支付安排说明
西山区已实行乡财县管,按照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按照一级部门预算管理,无对下转移支付资金,故无分项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我区已实行乡财县管,按照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按照一级部门预算管理,故无中央配套事项对下转移支付资金。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我区已实行乡财县管,按照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按照一级部门预算管理,故无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对下转移支付资金。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我区已实行乡财县管,按照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按照一级部门预算管理,故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对下转移支付资金。
2025年昆明市西山区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对下转移支付项目)20250208034750591
举借政府债务说明
西山区2024年没有新增发行专项债券项目。新增再融资一般债券3,400万元,用于偿还2024年到期的一般债券。
2024年,西山区通过自筹资金偿还一般债务1,500万元,增加再融资一般债务3,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66,73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81,43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85,300万元),为限额741,800万元的89.88%。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116,960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217,700万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56,276万元、农林水利建设领域112万元,其他领域275,682万元(其中:医疗卫生领域80,000万元、其他项目建设192,552万元、非资本性支出3,130万元)。
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说明
一、高龄保健补助资金
根据《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保健金。80岁至89岁高龄老人为18000人,按照每人每月60元补助,金额为12,960,000元;90岁至99岁高龄老人为2400人,按照每人每月120元补助,金额为3,456,000元;10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30人,按照每人每月500元补助,金额为180,000元。以上三项合计16,596,000元。
二、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补助经费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16〕5号文件要求,为全区符合规定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699人,90元/月/人,金额为1,834,92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为一级残疾人及二级残疾人,其中一级残疾人1210人,110元/月/人, 金额为1,597,200元,二级残疾人2750人,90元/月/人,金额为2,970,0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合计4,567,200元。以上两项合计6,402,120元。
三、生育支持
根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云发〔2022〕28号)文件要求,从2023 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 日,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一次性生育补贴、育儿补助、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补贴项目。生育补贴二孩2000元/人1920人,三孩5000元/人580人,区级承担比例24%,合计资金1,617,600元;育儿补助800元/人/年2730人,区级承担比例64%,合计资金1,397,760元;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补贴50元/人5000人,区级承担比例64%,合计资金160,000元。以上三项合计3,175,360元。
四、城市道路桥梁管理维护专项经费
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养护维修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等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通过对西山区辖区内75条城市道路和51座桥梁管理、维修养护,确保城市道路桥梁的完好、安全和通畅,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提高城市道路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能,保障城市道路桥梁的交通安全及通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桥梁的功能。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容、市貌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服务于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五、入湖河道泵站经费城市防汛经费
为加强昆明市主城区公共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提高城市排水综合管理和保障服务能力。市政府改革排水管理体制,建立“一城、一头、一网”排水管理模式,将昆明市主城区公共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特许经营权授予昆明排水公司。主城区公共排水设施全部由昆明排水公司进行运行维护管理。昆明排水公司与贵区签订了《昆明市西山区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移交接管工作框架协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目前,昆明排水公司负责昆明市西山区对已建成区域公共排水设施及环湖截污设施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其中对,排水管渠797.1里、公共排水泵站38座、雨污调蓄池6座、闸门8座等公共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保障辖区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功能完好和运行安全减轻城市淹积水,保障居民出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六、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
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教财〔2022〕2号)文件,西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为碧鸡、海口、团结片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合计15所学校30个校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标准为5元/生/天,按实际就餐天数结算。2025年西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受益人数预计为7081人,膳食补助资金预计为708.1万元。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以来,西山区扎实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各项工作,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七、西山区普惠性幼儿园补助经费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教发〔2020〕56号)及《昆明市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等规定,对西山区32所市级认定普惠性幼儿园通过政府出资的方式进行奖补,共惠及在园幼儿6291人,补助标准为:一级幼儿园1500元/人·年、二级幼儿园1200元/人·年、三级幼儿园800元/人·年,测算金额为:西山区6301440元。奖补资金用于弥补普惠性幼儿园的公用经费,以减轻普惠幼儿园的办园成本,鼓励民办园积极创建为普惠性幼儿园,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八、西山区级储备粮油专项经费
根据2025年区级储备粮油轮换计划,2025年轮换区级储备小麦2145156公斤、轮换区级储备稻谷(粳稻)3477085公斤;储备大米3190吨;储备菜籽油500吨,并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总规模18929吨的储备任务(此数据为计划数,以2025年实际数量为准)。
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2025020803475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