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应急管理局 关于《西山区“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昆明市西山区应急管理局
关于《西山区“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编制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全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切实保护西山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西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上级规划、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西山区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与工作实际制定了《西山区“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公众征求意见。
一、起草说明
“十四五”时期,是西山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山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好“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事关西山全域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升西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编制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全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切实保护西山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西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西山区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覆盖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升西山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编制过程
我局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为衔接市级相关上位规划、增强本级规划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委托云南智囊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西山区“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编制工作于2023年3月启动,依据《云南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制定。
规划先后2次以书面形式征求各街道办事处、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区自灾委成员单位的意见建议,经统计,反馈意见共12条,课题组根据意见对规划进行了调整充实完善;2023年5月30日组织召开评审会,与会专家经过充分的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规划论证充分、逻辑性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意通过评审。
三、主要内容
通过推进西山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到2025年全区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应用防灾减灾科技成果,数字治理、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建立起更加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对西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主要内容共2大板块13项主要任务和14个重点工程项目。
主要任务有:
一、完善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西山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基层应对自然灾害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健全自然灾害防治法治体系。系统提升西山区自然灾害防治的法制化水平,形成具有西山区特点的自然灾害防治法制体系。
三、强化灾情信息共享和舆情应对机制。巩固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灾情报送体系;规范自然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新闻发布。
四、构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机制。完善西山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制度、预警响应机制。
五、加强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机制。发挥西山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衔接好受灾人员救助和相关社会救助;细化相关政策措施,优先规划建设灾害防治、住房、医疗卫生等项目。
六、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探索通过市场化渠道,发挥保险等在防灾防损、风险管理、经济补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世界气象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传活动。
八、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区域联动与交流合作。根据西山建设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区域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
九、全面提升灾害风险治理,加强灾害工程防御能力。提升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防治能力、应急救灾能力;提高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十、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实战能力。加强统筹策划,科学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演练;建立健全应急检查与培训制度。
十一、加强基层治理,提升基层灾害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将防灾减灾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深入推动基层应急责任体系建设。
十二、坚持以科技为引领,全面提升数字应急能力。将数字化理念、手段全方位融入西山应急管理,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现西山应急指挥体系数字化赋能。
十三、完善储备调度机制,提升应急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加强物资储备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推进西山救灾物资储备法制化、制度化。
重点工程项目划分为两类:
一是西山区自然灾害重点防治工程。
分别有:
(一)西山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二)西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及提升工程;
(三)西山涉农社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
(四)西山防汛抗旱能力提升工程;
(五)西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六)西山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
(七)西山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八)西山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九)西山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二是西山应急能力提升项目。
分别为:
(一)西山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
(二)西山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项目;
(三)西山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
(四)西山应急队伍能力建设项目;
(五)西山应对巨灾风险能力建设项目。
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在2023年9月15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1.邮箱:给西山区应急管理局发电子邮件。电子信箱:昆明市西山区应急管理局(yjjxxgk@163.com)
2.写信:给西山区应急管理局写信。通讯地址:西山区碧鸡名城9栋三楼313收(信封上请注明“西山区“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意见建议”字样),邮政编码:650118。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昆明市西山区应急管理局
202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