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政协西山区十届四次会议第10040025号提案答复的函
郑福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当前经济情况下如何提高就业改善民生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基本情况
2025年,西山区坚持就业优先政策,锚定当前经济情况,多举措推进创业就业工作,改善民生。通过积极落实创业帮扶政策,为87家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金额1706万元;紧扣产业与重点群体需求,开展技能培训3049人次、重点群体培训60人次;构建数字就业服务网络,搭建线上平台、安置智慧求职设备,发布岗位11447个。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及时将各项补贴发放到位;完善街道就业服务站功能,打造“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开展招聘活动10场次,帮扶7301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切实提升群众就业质量,激发市场活力。
二、 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云岭创业贷等创业帮扶政策,提质增效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全方位开展创业资金普惠政策宣传,以政策找企业,紧盯市场经营主体,主动上门,服务零距离,让创业群众熟知政策,做到应贷尽贷;简化办事流程,加大同银行办理机构的横向联系,第一时间将审贷主体的申报材料发送银行进行甄别,有效缩短审贷流程;严把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审查验收,确保每一笔放贷资金安全。目前已帮助87家企业获得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金额1706万元,积极宣传云岭创业贷,有效激发了市场投资活力。
二是紧扣产业发展,精准开展重点产业、重点群体技能培训。一方面,围绕制造业、康养文旅、咖啡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深度剖析产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开展“技能强企”专项培训,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担任讲师,高适配开展技能培训,确保培训紧跟产业前沿。另一方面,聚焦全区就业重点群体、困难劳动力等,秉持“应培尽培、能培尽培”的原则,积极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培训注重灵活性和实用性,选择如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电商运营等一些上手快、就业前景好的技能项目,助力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今年来,累计开展重点群体技能培训60人次,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三是整合资源,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就业。依托政企合作模式,搭建“西山区岗位信息收集和发布服务”线上平台,整合全区各类就业岗位信息,实现岗位信息的实时更新、精准匹配和高效推送。同时,在各大购物中心、商业街等人员密集的商业区域安置智慧求职服务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便捷的自助求职服务。截至目前,辖区各商业网点及街道已建成23个智慧求职平台点位,于2025年4月23日成功在马街街道海源零工驿站建立“一屏一市场”服务站点,通过一块电子显示屏,实现24小时不间断就业岗位信息的集中展示和线上线下互动服务,真正做到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今年来,累计收集发布有效就业岗位11447个。
四是严格落实稳就业相关财政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补贴等形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2025年将持续做好各项补贴发放工作。
五是着力打造西山区高质量“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不断完善10个街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服务功能,设置就业创业服务一站式窗口,办理就失业登记、就业困难认定、技能培训、岗位信息发布、创业贷款咨询等就业创业服务。今年来,依托街道政策宣传,累计帮助1237名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686.23万元,帮扶7301名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推进10个街道零工驿站的建设,同步建设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现场洽谈、权益保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山区标准化零工市场,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面试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同时,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设立政策咨询台,广泛向群众、企业宣讲就业扶持政策,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今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0场次。
三、 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强化政策执行与精准服务。组建政策宣讲队,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开展“人社政策五进”活动,通过案例解读、现场答疑等形式,提升创业担保贷款、云岭创业贷等政策知晓度;加强人社、财政、银行等部门数据共享,优化政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的堵点,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二是升级就业服务网络。完善数字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实现岗位与人才更精准匹配;拓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服务内容,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讲座、职业体验等活动,帮助求职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成功率;推动零工市场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就业服务便捷性与精准度。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实效。加强与重点产业企业合作,按需定制课程,提高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度;为困难劳动力提供培训补贴与“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减轻劳动者培训负担;针对新兴行业和职业,开发新培训项目,助力劳动者提升职业竞争力,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