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教育体育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根据中共西山区委依法治区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照《中共西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西山区2023年度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实施细则》,现将西山区教育体育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普法用法推进依法治区
一是修订《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内控制度》,从源头上规范机关及学校财务收支行为;按照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区属学校落实财务管理领导责任严肃财经纪律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意见》《西山区中小学资产管理办法》,认真对近几年全区各级学校在审计、巡察、督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开展警示教育4次以上。二是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云南省法制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督促引导全区公办学校教师通过问卷开展调查活动,完成问卷约4733件。
(二)组织学习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监察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各类教育法律法规,提高遵规守纪意识和依法治教能力。二是加强单位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组织社教科、体卫艺德宣科、校安科、教育人才分中心等执法工作相关科室依法行政并开展情况跟踪。三是组织参加昆明市2023年民办校园长能力提升等业务指导培训、昆明市民办教育管理人员法治化管理工作等培训2次,组织10名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开展单独业务指导8次。
(三)推进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一是完善以校长、书记为龙头,政教处、教导处为主体,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成效,全区中小学校100%开设道德与法治课,与区司法局共建书林一小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春苑小学建立“模拟法庭(调解庭)”。二是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在西山区人民政府网发布信息270余条(其中行政审批公示信息65条);发送微信图文213期900篇,回复有效留言163条,转发国家、省级推荐转发的政策措施和政策解读210条;通过“12345”等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办理省市系统信访件2646件,收到表扬件4件。
(四)培养法治意识从小开始
成立西山区教育体育局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发《西山区教育体育局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普法强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全区221所学校共配备227名法治副校长且每学期开展宣讲不少于2次;各学校年内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约385场次,覆盖学生13.53万人;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融合到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召开西山区教体系统师德师风推进会,查处教育系统顶风违纪行为2起;学校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141次,召集教师、家长、社区、派出所和司法代表共同研究疑似欺凌事件和矛盾纠纷事件46起;年内西山区在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约谈指导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职业学校结合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教育。此外,全区185家在办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按政策规范办学并纳入全流程监管;自主建立行政相对人黑名单并对年度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双公示”,依法上报行政许可审批事项54项,教师资格类许可事项1763项。
(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效能
2023年局机关法律顾问年内参与处理合同并出具法律意见约76次,出席法律相关事务会议9次。
(六)严格执法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集中公示涉校涉教权责清单、行政处罚决定书、监督维权渠道等内容,实现了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规范《行政处罚预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的完整规范;做好重大执法决定前置法制审核和案件监督,确保每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合法适当;我局现有行政执法人员22名、参加行政处罚法行业培训2次,有行政执法记录仪37个、使用执法记录仪办件数37件;全年查处无证校外机构37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和整改通知书16份。二是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全年共完成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7个并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三是提高政务服务质效。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教育服务优化,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内所有事项均完成配置并100%上线发布,办事指南与权责清单关联率86%,办件信息与事项关联率100%并对所有事项进行动态化监管。所有服务事项均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好差评”管理体系,并依托云南政务服务网提供“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入驻实体大厅综合窗口,压缩时限比例94.3%、即办件比例82.6%、平均跑动次数4%,均已完成工作目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丰富学校法治教育途径并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基础作用
指导学校运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寓法治教育于课堂之中,通过长期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打造具有丰富法治内涵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法治教育内容,将学校法治教育与有关部门组织的“法律进校园”相结合开展法治讲座,观看法治宣传片和法治图片,以及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开展“法治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发挥校园大环境作用,让学生自觉从小养成法治意识。
(二)统筹利用好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和社会资源的辅助作用
一是酝酿制定适合西山区情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该纲领性文件应包括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小学生法律素质提高所需的社会氛围与学校法治文化环境,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政府、社会支持及政策保障,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教材配备等内容。二是与司法机关加强联动,落实好“送法进校”传统,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配合司法机关,创新形式、加大力度做好针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为缓解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作出教育行业领域的贡献。三是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依托全区政法系统,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制定法治副校长工作方案、计划,明确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建立法制副校长考核机制。四是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蒙润作用,办好“家长法治教育课堂”,摸索提高家长法律素质的更多路径,发挥家庭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家、校、社共育,为祖国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素养的优秀的下一代。五是落实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法治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打造法治教育示范学校,加大中小学法治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做学法知法守法的领跑者。
昆明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