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聚焦高水平全面小康,聚力区域治理现代化,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区政务服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系统谋划,压实责任,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区政务服务局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党支部为主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方式,推动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及党章党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理念思路、科学方法和实践成果。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区政务服务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不断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强化了领导班子集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将“一把手”抓法治落到实处。
3.加强责任分解,抓好任务落实。为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融入全局中心工作,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和全局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始终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重要位置。
(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
1.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坚持“清权、减权、晒权、制权”,严格落实《西山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根据省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承接发布情况,组织各部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与权责清单对应关联。
2.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区政府同意,印发了《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西政办通〔2022〕92号 ),严格实施行政许可,编制公开了《西山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共承接行政许可事项233项,其中承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在西山区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229项,承接云南省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在西山区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4项,进一步明晰行政许可权力边界、规范行政许可运行,进一步助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一是深化“一网通办”。统筹全区各政务服务实施部门对政务服务事项要素进行补充完善,目前全区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发布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58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100%,实现省、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名称、设定依据、事项类型、事项编码、权限范围、材料申请、受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申请表单、收费标准、办理结果、网办深度“五级十三同”,同一事项同标准受理、同材料提交、无差别办理。二是根据省市“一件事一次办”工作相关要求,设置主题集成服务窗口8个,对省级安排的“7+9”个“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企业准营”“员工录用”“涉企不动产登记”“企业简易注销”“企业准营(开超市)”“建设项目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公民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二手房转移登记”“水电气联动过户”“企业职工退休”“公民身后”“省内医保关系转移连续”在省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及发布并进行全流程线上线下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反馈,确保线下有成功案例,线上系统后台有数据,测试成功后将会大力推广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三是推进“自助办”、“就近办”。广泛部署“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学习借先进地区的自助服务模式,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就近办”和“跨省通办”,在金马碧鸡坊、西山风景区、碧鸡广场、云纺商业区、金地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地区,安排部署了20台“e办通”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可为群众提供临时身份证、公积金、社保等241个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参与昆明市28项基层高频事项“全省通办”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民政、司法、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同标准、无差别“全市通办”、“全省通办”。四是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自愿自主真实开展评价,做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社会各界“综合点评”,安排专人负责,定时查收,逐一督办,确保差评件时间督办,责任单位第一时间整改。截至2022年底,西山区好差评系统共汇集评价数据1313107个,主动评价率达98.6%,好评率为100%,差评按时整改率100%。
(三)高位对标,精准发力,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1.强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坚持事前、事后公开和事中公示,在云南省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和西山区政府网站公开权责清单,并通过云南省网上政服务服平台和实体大厅公开办事指南。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所有行政审批人员均取得云南省政府统一颁发的执法证,在进行现场踏勘等执法活动时,主动出具执法证件。严格按程序公开行政许可决定,定期在西山区政府门户网行政审批板块公开执法决定,确保行政执法全流程公开透明。
2.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结合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和执法文书,建立与行政主管部门联合踏勘等机制,规范现场踏勘内容、程序、要件和现场踏勘表格、勘查确认书等相关文件。严格按照《昆明市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及时归档存储行政审批全过程记录资料,确保行政执法文字记录、音像记录规范、合法、有效。
3.坚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律审核制度。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了法律顾问对行政执法主体、人员、案件的事实证据、事项和审批程序合法性、裁量基准等方面进行定期审查,确保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理、合法。
(四)加强宣贯,健全机制,法治社会文化建设持续深入
1.进一步健全学法用法常态机制。推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干部职工法治观念,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业务能力及法治素养。
2.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了《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结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普法宣传和保密法规学习,发挥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用,利用LED显示屏、西山政务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办事群众与职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和能力素质,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全局干部职工运用“法治”解决“放管服”改革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知法、学法、用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法治西山建设规划(2021-2025年)》《西山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为重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三项执法”制度,确保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