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局关于对昆明市西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092号建议答复的函
昆明市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局
关于对昆明市西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第092号建议答复的函
刘柳代表:
您在昆明市西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加快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按照《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安排的通知》(西政办发〔2022〕2号)相关要求,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言,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副产品”,由于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城中村在产生、存续、改造、回迁安置和村改居等不同发展阶段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城中村”的集体用地不断被征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逐渐下跌,难以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步履维艰。加快改造好城中村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城市更新,改善民生。对您提出的加快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意见及建议,我局高度认可并予以重视,多措并举为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城市更新,改善民生。
一、精心谋划,多方充实项目储备工作
按照“完成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原则,多渠道深入挖掘,加强研判,充实我区更新改造类项目储备库,组织对西山区未启动片区、烂尾项目和拟新增改造项目进行系统梳理,提前研判项目改造条件、改造方式等相关内容。结合前期梳理情况,已推动38号、48号等项目完成初步改造范围划定及调整工作,争取启动西山区6号、38号片区等新项目改造工作。
二、招大引强,加快推进项目早日落地
加大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配合街道办事处、一级开发主体引入项目合作方。我局通过制作发放招商引资项目手册、多次召开项目推介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向万科、大华、龙湖、俊发、海伦堡等国内知名企业推介项目并组织现场踏勘,同时,积极配合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开展好招商引资相关项目填报及招商会议筹办等相关工作。通过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确定了29号、50号、春雨路1号、螺蛳湾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22号二期、48号二期项目的合作企业,引入了大华、俊发、华夏等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参与到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区政府分别与融都集团、始然居公司签订了6号、38号项目签订框架性协议。目前,正在积极配合街道办、一级开发主体开展52号剩余地块、双塔片区剩余地块招商引资工作。
三、积极探索实施自主腾退等改造方式,缩短征迁周期,降低资金成本
在坚持以民意为重,依法开展征迁及回迁安置工作原则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快城市更新改造进度,解决城改项目征地拆迁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等问题,我区积极探索实施自主腾退等改造方式,鼓励村小组和社区开展集体土地上房屋自主腾退。目前西山区城中村改造29号片区项目及49号片区一期项目作为自主腾退试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取得一定成效。29号片区位于福海街道办事处,集体土地上房屋1226栋、公建59宗,涉及面积71.78万㎡,自2021年2月1日启动自主腾退以来,已有1189栋民房及57宗公建签订协议,累计拆除65.12万㎡。49号片区位于马街街道办事处,一期集体土地上房屋456栋,涉及面积,15万㎡,自2021年8月5日启动自主腾退以来,已有446栋宅基地房屋签订协议,涉及面积约12.7万㎡,累计拆除9.1万㎡。
四、完善政策,保障过渡安置费发放
为更妥善处理好“城中村”改造与居民生活有序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督促片区改造工作对拆迁居民安置过渡费发放事项完善,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西山区人民政府印发了《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临时安置费发放保障指导意见》(西政办通〔2017〕123号文),明确了临时安置费含义、工作原则、发放标准、保障责任主体及发放要求等相关事宜。进一步规范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临时安置费发放保障工作,防止拖欠临时安置费的行为发生,切实保障回迁安置人合法权益。文件规定,回迁安置费保障主体为社会投资人、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国有投资公司、土地竞得人;发放主体为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监督拆迁人按时、足额发放临时安置费,并对片区指挥部共管账号资金进行严格监管;发放具体实施单位为各片区指挥部,具体实施单位应当在辖区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下,根据《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约定及相关政策规定,定期向街道办事处核对上报资金,及时通知社会投资人、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国有投资公司、土地竞得人按时注入资金。
五、抢抓机遇,积极申报棚改专项债,保障项目资金、政策支持
自2020年3月组织棚改专项债申报以来,西山区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抢抓机遇,按照全面梳理、应报尽报的原则,共梳理上报昆明市西山区螺蛳湾片、29号片区等十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申报项目总投资193.6839亿元,申请专项债金额75.89亿元,申报城镇保障性安居房建设套数15569套。
2021年度,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发改、财政等部门的领导协调下,西山区棚户区改造29号片区、长坡物流园区二个项目成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1.5亿元。29号片区、长坡物流园区、螺蛳湾片区三个项目获得中央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337万元,获得云南省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300万元。获得资金保障、政策支持的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当中。预计4600户1.2万余城市棚户区居民将如期实现住房梦。
2022年度,29号片区、38号片区、48号片区项目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政策性贷款。截止目前,争取资金支持工作正在推进当中,尚无明确信息。
六、高度统筹,全力推进烂尾楼化解工作
(一)成立工作专班,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制定化解措施。按照西山区府院联动工作领导机制的相关工作要求,大力强化协调推进工作小组职能职责,成立西山区烂尾楼清理整治协调推进工作专班,工作专班设在区城市更新改造局。工作专班指挥长由区政府副区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区城市更新改造局局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担任,从区城市更新改造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局抽调、区司法局抽调、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国有平台公司抽调13名工作人员。
(二)制定“一项目一方案”及“烂尾楼清理整治方案”,加快推进烂尾楼清理整治工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专班先后对各烂尾楼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倒排时间表,针对不当的整改措施提出整改意见。针对4号、47号、48号烂尾项目因原企业资金链断裂、债权债务复杂,导致项目停工时间久、难以引入社会投资人对项目开展续建工作的问题,专班深入研究,全面统筹,多部门联动,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建立共管账户,保障项目资金安全高效的使用,解决了项目涉及到的回迁安置房收尾等民生工作,确保片区稳定。针对25号、47号、48号片区项目迟迟未能进入破产程序等问题,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积极对接区法院,对各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评估,及时开展了破产工作,缩短了化解周期,为尽快化解项目提供了保障。
(三)多措施并举,解决民生问题。为解决22号片区剩余104户回迁房交付问题,结合项目实际,以解决民生为前提,拟采用区级国有平台公司在25号片区237套政府回迁安置储备用房,就近安置22号片区回迁群众的方式,即保障了民生,又确保了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就22号、25号片区后续盘活等问题,与多家意向投资企业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对接,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针对项目资金缺口大等实际情况,开展多轮经济测算工作,为项目后续规划调整提供支撑。目前,4号片区(碧鸡名城)、25号片区(经典尚城)、47号片区(马街摩尔城)、48号片区(山水锦园)、22号片区及奥宸财富广场5个“烂尾楼”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完成了销号清零任务,下一步将围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不放松不懈怠,继续以高要求对项目后续工作进行监督,坚持完成已销号的“烂尾楼”项目后续工。
总之,为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城市更新,改善民生,西山区一直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连片开发、内外联动、招大引强,在加快项目推进的同时,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好城市更新改造与有序发展的关系。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涉及7个街道办事处52个片区109个村,约4.98万户21.62万人,拟改造用地约4.56万亩,拟拆迁面积约2293.6万㎡,回迁安置总量约570万㎡。自2008年启动城中村改造至今,22个片区已完成所有地块土地交易,其中18个片区全面完成更新改造工作;26个片区持续推进更新改造工作;4个片区正在开展前期启动工作;1个片区不具备整体改造条件,已纳入微改造计划,已启动47个片区征迁工作,完成拆迁约1831万㎡,完成45个片区211宗11682亩土地交易,合同价款约898亿元,已完成交付回迁安置房24930套,面积258.78万㎡,实现货币化安置约205万平方米。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更新改造的工作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连片开发、补齐短板,内外联动、招大引强,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城市更新,改善民生。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马赛焕 联系方式:68338226 )
昆明市西山区城市更新改造局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