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www.kmxs.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6516-202210-616145 主题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发布日期: 2022-10-13 09:18
名 称: 西山区“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
文号: 关键字:

西山区“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

发布时间:2022-10-13 09:18
字号:[ ]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西山区“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


西山区人民政府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25


第一章、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情况与问题

第一节“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

第二节“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实施及成效

第二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重点

第四节 规划目标

第五节 规划指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改善重点区域环境质量

第二节 深入推进全过程污染防控

第三节 全面实施环境风险防控

第四节 落实企业责任主体

第五节 提升重金属环境监测能力

第四章 重点项目及管理措施

第一节 污染源综合治理

第二节 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节 磷石膏及尾矿库固废资源化

第四节 建立重金属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

第五节 建立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第六节 构建及落实环境监测制度

第七节 监测能力建设提升

第五章 规划组织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第二节 分解任务计划,狠抓规划落实

相关附件

附表1 纳入昆明市全口径清单企业名录

附表2 西山区未纳入昆明市全口径涉及重金属排放企业名录

附表3 西山区尾矿库名录

附件5 西山区重金属主要防控片区情况

附表6 西山区“十三五”期间重金属落后产能淘汰工程项目表

附表7 西山区“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及管理措施


第一章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情况

第一节“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

一、主要防控重金属产排情况

根据西山区2019年重金污染数据分析,西山区废水污染物(重金属)产生企业共9家,全部经处理后回用于厂区,不外排。废气污染物(重金属)排放企业共18。西山区重金属产排现状详见表1-11-1

1-1 西山区主要防控重金属产排现状

序号

重金属来源

重金属类别

重金属量(kg

占比

1

废水中重金属排放

/

/

/

/

/

/

1.06

100%

/

/

2

废气中重金属排放

1891.8

2.78%

7.44

0.21%

168.18

0.06%

/

4.40%

454.8

92.55%

3

重金属排放量

1891.8

63.52%

7.44

0.25%

168.18

5.65%

1.06

0.04%

454.8

15.27%

合计

92.51

100%

1-1 西山区重金属排放量

通过表1-1及图1-1分析可得,西山区辖区内重金属排放量最大的是,占了西山区重金属排放量的63.52%,其次是砷、镉

二、按行业分析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

1行业企业分布情况

西山区涉及主要防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行业主要是设备制造业(7家)食品制造业(4家)、化学原料制造(2家)、水泥制造业(1家)及其他行业(4家)。

2、各行业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

西山区各行业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详见图2-2

1-2 西山区各行业重金属排放情况

通过图1-2分析可得,西山区各行业排放重金属量较大的是水泥制造行业,主要为铅、水泥制造行业排放的铅占了铅总排放量的72.65%占了排放总量的67.66%其次是化学原料制造行业,主要排放的重金属为,占了砷排放总量的82.75%

三、按区域分析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

1重点区域企业分布情况

西山区属于昆明市非重点区域,其辖区内需进行重金属防控重点区域有碧鸡片区海口片区2个,其余为非重点区。其中海口片区涉及11家企业,占西山区重金属防控重点企业总数的61.11%碧鸡片区涉及3家企业,占西山区重金属防控重点企业总数的16.67%;非重点区有4家企业,占西山区企业总数的22.22%

1-2 西山区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所属区域分布情况

区域类别

企业家数(家)

占比(%

重点区域

碧鸡片区

3

16.67

海口片区

11

61.11

非重点区域

马街片区

2

11.11

团结片区

2

11.11

西山区汇总

18

100.00

注:数据来源于西山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2)重点区域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

西山区重点区域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详见图1-3

1-3 西山区重点区域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情况

通过表1-2及图1-3分析可得西山区重点区域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量占比较大的是重点区域碧鸡片区铅和铬排放,分别占了西山区铅、铬总排放量的73.80%71.77%;重点区域海口片区防控重金属砷的排放量较大,占西山区总排量的86.77%;非重点区主要防控重金属排放量占比较大的是铅、铬,占了非重点区域总排放量的91.51%,主要来自于团结片区的昆明市西山区金吉利食品加工厂和云南恒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情况

西山区纳入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全口径清单为:昆明天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第二节“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全口径清单工作

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围绕国家确定的六个重点行业结合西山区实际情况进行梳理,最终西山区纳入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全口径清单为:昆明天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目前已按要求通过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填报,同时完成了《昆明市西山区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名单》报送工作。

二、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排查工作

按照市级工作要求,组织开展《昆明市西山区开展排查的重点区域表》核查及填报工作。按要求填报《在产企业污染源排查清单》,具体为: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昆明华信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昆明昊庆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昆明日昱化工有限公司、昆明海口泽辰化工厂、昆明市曦航金属表面加工厂、云南天耀化工有限公司。按要求填报《关停搬迁和历史遗留企业污染源排查清单》,具体为:昆明天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昆明市潘达有色金属加工厂、昆明市西山耀龙化工厂、昆明资江化工有限公司、昆明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三、全面完成排放量控制目标

完成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减率12%(基数2013年)。根据《昆明市十三五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西山区企业实际情况为:昆明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11年关闭,无涉汞废水产生;昆明昊庆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于2013年关闭电镀锌及酸洗车间,无涉铬废水产生,目前仅余镀镍车间在生产;昆明天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停产至今,等待政府补偿搬迁,公司资产于2012年被多家债权人申请法院查封,于2017年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拍卖,无涉重废气及涉重废水产生;昆明新大制漆有限公司于2016年关闭,目前已签订拆迁协议,待补偿款到位即拆迁,无涉重废水产生;经核实,西山区无昆明铂族金属工贸有限公司长坡分厂,无涉重废气产生;经核实,昆明市潘达有色金属加工厂,于2007左右关闭,目前该地址租赁于其它厂使用,无涉重废气产生。

综上,西山区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减率100%

第三节“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较低

西山区主要一般工业固废为磷石膏、尾矿及炉渣,磷肥生产废物磷石膏产生量较大,由于长期的生产积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堆场堆存全部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据统计,2017年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约为10%,截至目前西山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约为15%

二、监管人员、装备不足

环境监管人员、装备不足,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未达到国家标准,不能满足繁重的监管要求。开展的环境监测主要注重常规性污染物指标监测,重金属监测能力不足,自动监控系统尚无重金属污染监测,没有建立重金属污染应急预警体系。

三、地下水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海口工业园区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的开采,重点区域如磷石膏尾矿库、涉重企业周边地下水监测体系不完善,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隐患。


第二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环境风险为目标,以解决重金属污染突出问题为导向,围绕重金属(预防)、(治理)、(控制)全过程管控体系理念,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分区分类,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防控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强化执法监管,严格落实责任,探索建立重金属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风险防控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源头预防,风险管控。加强环境风险源头预防,建立重金属全生命周期的防控体系。

深化治污,质量改善。持续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稳步有序推进历史遗留污染治理。对环境风险较大或超出环境质量要求的重点区域,实施污染排放量只减不增或倍量替代,力争率先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重点区域“一区一策”分类管理,以成效为导向,按照重点区域类别实施差别化防控要求和对策。将污染源达标排放与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相衔接,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加严格的个性化要求。加强激励约束政策和差异化政策设计与实施。

协同增效,长效管理。注重发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污染协同控制作用。加强与实施国际公约环境管理要求统筹衔接。

强化能力,权责清晰。明确中央和地方工作权责,地方政府加强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企业园区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第三节 规划重点

抓住重点污染物、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治理及管控。

一、重点污染物

砷(As)、铬(Cr)、铅(Pb)、汞(Hg)、镉(Cd)五类重金属元素。

二、重点区域

海口工业园区、碧鸡片区。

三、重点流域

螳螂川流域。

四、重点行业

化学原料制造、食品制造业、水泥制造业、金属材料加工行业。

五、重点企业

纳入昆明市全口径清单的3家企业及重点区域排放企业。重点企业名录见附表。

第四节 规划目标

2025年底,重点区域(海口片区、碧鸡片区及马街片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15%,非重点区重金属污染稳中有降;全面推行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综合管理制度,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重金属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环境风险得到防范。

第五节 规划指标

1)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

——至2025年,重点防控区域海口片区及碧鸡片区主要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9年减少5%

——至2025年,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20年水平。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目标详见表2-1

2-1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目标

区域

重金属污染物

削减目标

阶段目标

2021-2025

2021-2023

2024-2025

削减量kg

削减率%

削减量kg

削减率%

削减量kg

削减率%

重点区域

铅(Pb

94.59

5%

56.754

3%

37.836

2%

Cd

0.372

5%

0.2232

3%

0.1488

2%

Hg

8.409

5%

5.0454

3%

3.3636

2%

Cr

0.053

5%

0.0318

3%

0.0212

2%

As

22.74

5%

13.644

3%

9.096

2%

非重点区域

5类重金属污染物

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20年水平

2)环境治理和环境质量指标

——城镇集中式地表饮用水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100%

——地表水国控、省控、市控断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100%

——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指标达标率100%

——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标率100%

——至2023年,减排项目完成率60%2025年底重点项目完成率100%

3)环境管理类指标

——重点企业实现废水和废气稳定达标排放率100%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95%

——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4)重金属污染风险防范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磷石膏综合利用率≥15%;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到达100%

——避免发生涉重金属较大公共卫生事件和涉及重金属较大环境事件。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措施紧扣规划提出的目标和指标,围绕“防(预防)”,“治”(治理)、“控”(控制)三个方面,明确重点对象、重点行业、重点片区。部署分类深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全过程污染防控、全面实施环境风险防控、落实企业责任主体、提升重金属环境监测能力等重点任务。将生命周期与污染防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环境风险源头预防,全过程管理,并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和片区内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遏制污染事故的发生,坚决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稳定达标排放。

第一节 提高重点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

一、重点区域防控方向类型确定

按照实施“目标导向”的重点区域分类管理。深化“一区一策”、分区指导原则,按照“退出一批、提升一批、控制一批”等三个“一批”的总体思路,实施差异化管理,深入推进重点防控区海口片区及碧鸡片区重金属污染环境综合整治,结合防控区基础、区域特点,以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风险防控为目标,确定重点区域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西山区“十四五”重点区域分类管理方向和主要要求见表3-1

3-1 昆明市“十四五”重点区域分类管理方向和主要要求

防控分类

十四五防控方向

分类管理主要要求

区域确定

提升区域

海口片区

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在行业减排、清洁生产、风险防控、区域环境修复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加强,加强重点区域历史遗留污染治理,开展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区域重金属排放量的进一步削减和推进区域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为后续退出奠定基础

1、按照规划目标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削减要求,结合重点区域特点和基础,确定综合防控目标和指标。

2、省级和市级环保部门共同加强防控过程的管理

十三五期间已完成重金属污染物削减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还具备可削减的总量目标的区域

二、加大区域污染源治理力度

以海口片区为核心,以螳螂川流域为重点,实施西山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分区控制,制定重点区域或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突出区域特征,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污染物末端治理等防治措施,明确重点区域或流域的防治任务,按照“一区一策”、“分区指导”的原则,提出防治对策和相关政策配套。在重点区域实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综合防治力度,实现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三、分类深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

1、“提升类重点区海口片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

海口片区的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和企业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遵循三个一批(转型升级一批;促进规范一批;整合、关闭、淘汰一批)理念,从重点片区重金属污染物综合治理、尾气处理达标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设置重点项目。

——重点排放企业重金属污染物处理设施升级改造

加大对重点排放企业重金属污染物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主要针对含重金属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重金属污染物去除率,增加烟气治理及资源化效果,回收CuPbZn等多种金属,充分利用资源

——工业固体废物磷石膏综合利用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重点以磷石膏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为主导,鼓励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加强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开展工业废物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改性后的磷石膏可提供水泥厂、砖厂作为原材料,变废物为新的资源,提升磷石膏处理利用率。

四、加强重点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体系建设

全面建成重点区域海口片区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有针对性的加强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按照国家2016年制定《重金属排放及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指南》,指导重点区域重金属监测点位设置,加强区域重金属污染排放监测、农产品产地安全重金属监测网络、重金属污染健康监测网络的统筹建设。重点区制定企业(园区)重金属排放及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加强涉重企业(园区)重金属排放及周边大气、水体和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在重金属环境健康典型重点区域中试点开展重金属生物监测。

五、加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全面建成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磷石膏渣库管理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落实监管经费和装备,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将磷石膏渣库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第二节 深入推进全过程污染防控

一、逐年更新全口径涉重金属清单

结合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工作,充分利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关重点污染源信息,组织全面排查西山区内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完善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以下简称全口径清单),并在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在产企业、停产企业、未纳入环境统计范围的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齐全的企业、2015年及以后已关闭的企业等均应纳入全口径清单。全口径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生产项目必须及时纳入,已关闭企业名单应在全口径清单中单列。

二、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排放

1加强产业优化调整

严格控制新增重金属排放的建设项目。新增重金属排放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职业卫生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严格控制项目选址,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重金属企业排放总量和安全防护距离,确保周边人群身体健康。建立重金属排放新上项目与地区或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鼓励发展产污强度低、能耗小、清洁生产水平先进的工艺,鼓励现有重点防控企业采用新技术改造升级。市发改、工信局等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已颁布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相关产业政策,推进重有色金属(含伴生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科技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含重金属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2、严格新建项目准入

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把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按照《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通知》(昆环保通[2011]359号)的要求,明确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及排污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如涉及5类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汞、铅、镉、铬、砷)排放,对没有明确重金属污染物指标来源的,一律不予审批该环境影响环评文件。不予办理排污许可证。

另外,重点防控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重点行业生产类项目,改建项目实施重金属排放量“倍量替代”。按照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实施细则,严防以金属再生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为名义新增重金属产能和重金属排放,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对全口径清单内的企业落实减排措施和工程削减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经监测并可核实的,可作为涉重金属行业新、改、扩建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来源,实施总量替代的,其替代方案应纳入全口径清单企业信息。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未落实重金属排放指标的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新改扩建项目和园区建设项目均不得批准,对“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实施不力造成区域重金属排放量上升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实施区域环境影响限批。

加大淘汰落后力度产能

发展改革、财政、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场监管、银监、电监、应急管理以及行业主管等部门根据省、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我区的重点防控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工作方案,并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街道分解到企业,按期坚决予以淘汰。

严格上市公司环保核查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对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保核查的要求,加强并完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涉重企业,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把关,不予核准上报,环保局要加强抽查和督查力度。对已上市的公司要定期开展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情况。各上市公司要按照国家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将环境信息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深化行业污染综合整治

1、实施全指标达标排放管理

按照国家制定涉重企业全指标稳定达标排放的认定标准,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全指标的监督性监测和全指标达标认定;加强大气铅、砷、汞等污染物的监测能力。通过开展实验室监测、在线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等手段,重点加强重金属排放车间口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和废气中重金属排放监测与管理,推行企业自证自举。重金属国控企业在2025年前全面完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督促涉重金属企业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和分行业指南,开展自行监测,包括对所属重金属尾矿库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依法向社会公开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数据,并对数据真实性负责。对重金属排放集中、长期污染、重金属环境质量超标的街道,制定严于昆明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区域特别排放限值。

2、提高重点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按照国家和省、市按照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要求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提高重点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和园区污染防控自控水平和过程性关键运行参数的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各行业无组织排放控制水平,火电、工业锅炉、水泥等行业在实施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中,加强对重金属、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协同处置;建立汞污染排放统计报表制度。

3、建立基于产排污强度的领跑者制度

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在2023年底前研究建立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强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制定重金属排放企业“领跑者”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对重点行业内领跑企业加大财税鼓励等配套政策,促进企业提升治理水平。

4、开展重金属行业企业综合整治

以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制造区域及耕地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为重点;聚焦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涉重金属非法排污企业,切断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依法整治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非法从事含铅、含铜、含锌等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铅锌冶炼、铜冶炼企业。加强铅锌采选等有色金属采选行业选矿环节、产品堆存场所等的无组织排放的治理。加强铜、锌湿法冶炼行业浸出渣、堆浸渣等废物渣场的规范化管理,采取防渗漏、防雨淋、防流失措施。开展矿山、冶炼厂周边以及低品位矿石或废渣为原料进行选冶等加工后废渣无序排放问题的治理。

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1)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涉重产业技术进步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应用尾矿充填、干式排尾、尾矿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将尾矿回采再利用后进行回填。

2)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公布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防控企业名单。重点防控企业应每两年开展一次清洁生产审核,并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审核结果。对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不如实报告清洁生产审核结果的重点防控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改正的加大处罚力度。

支持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建立由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第三节 全面实施环境风险防控

一、优化布局严控环境风险源

严禁在生态红线控制区、生态环境敏感区、人口聚集区新建涉及重金属物排放的项目。螳螂川流域干流沿岸严格控制含重金属、高磷废水等项目环境风险;新建立的涉重金属企业原则上应在合法设立的工业园区内选址建设;严格管理和落实建设项目周边安全防控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内的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人群应加快制定搬迁计划。

二、加强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回收及综合利用

提高废汞触媒、冶炼废渣的汞及多金属回收率,加强对回收企业及回收汞产品流向的规范化管理;并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再生利用体系和磷石膏资源循环利用平台建设。

三、加大历史遗留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力度

各街道、乡镇应全面排查历史遗留涉重金属危险废物情况,开展贮存方式、周边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等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制定安全贮存和处置方案。对已查明的无责任主体的含汞、含砷、含铬重金属危险废物进行应急性控制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以海口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废酸、焚烧废渣等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和利用,研究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并开展工程示范。

四、实施重点区域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与修复示范

实施重点区域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与修复示范,推进污染场地环境监管综合试点,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完善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与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积极支持产学联合,重点围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有序推进重点区域污染场地修复示范,重点实施砷、镉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

五、加强突发污染事件应急能力

1、加强涉重企业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

完善典型行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审备制度,相关企业应按照预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完成应急预案的制定、备案、演练和定期完善。

2、完善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各街道、乡镇及涉重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将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纳入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对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并组织相关应急培训和演练,加强饮用水备用水源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药剂和活性炭等物资。区人民政府加大对各重点防控企业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情况的检查力度。

第四节 落实企业责任主体

一、加大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督执法力度

各街道、乡镇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执法监管。现有重金属排放企业必须做到达标排放。通过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及日常监督,限期治理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停产整顿造成环境危害的企业,对问题严重的要挂牌督办。

二、实施综合排污许可制度

1完善排污许可制度

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产生排放企业的全面调查,对未纳入全口径统计范围、前期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不全的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完善本区域涉重金属企业全口径环境管理清单。将重金属稳定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无组织排放管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污染排放监测和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等要求,均纳入到排污许可制度进行统筹监管,对污染源实施“一企一证”综合式管理。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应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环境风险防控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环保部门依据排污许可证管理规范进行监督执法。

2优先开展重点行业排污许可管理

制订涉及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的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有色冶炼、铜采选等行业国控重金属污染源按照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内容排放污染物,根据国家出台与许可证管理挂钩的重金属排污收费制度,用经济政策促进和激发企业治污的经济性和自发性。

三、提高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水平

1、严格园区设置和建设环境标准

严格重点区域内的涉重金属工业园区环境准入标准,园区设立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建、改造、升级的园区应开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中充分评估环境风险,提出园区风险防范工程措施,园区应至少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影响后评价。

2、强化海口工业园区污染治理

建立涉重金属、磷化工行业重点片区名单,推进园区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限制含重金属工业废水进入市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鼓励涉重金属和化工园区治理、监测委托第三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环境运营服务;建立园区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实施园区环境管理和运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设立三年以上的涉重金属,如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或治理设施长期运行不正常,暂停审批园区内生产建设项目。

3、加强园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健全园区污水拦截、降污、储存、导流、闸门等风险防控工程,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事故应急体系。

完善污染损害鉴定赔偿与责任追究

在重点区海口片区开展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试点。探索建立污染损害赔偿与污染修复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及实施细则,将处罚金额与所造成的环境损害相挂钩。

第五节 提升重金属环境监测能力

一、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1、加强重金属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现场监察执法能力,各街道、乡镇监察大队和园区管委会环保部门要配备必要的现场执法、重金属污染应急监测仪器和取证设备,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建设;配备应急执法车辆和取样快速检测设备。推进监察手段的现代化,逐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提高环境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知识、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培训,使环境监察人员具备相应的现场监督执法能力。

2、完善重金属监测体系,提高监控技术手段

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能力,对环境监测站配置采样与前处理设备、重金属专项实验室设备,以及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检测仪器。对重点企业及其周边水、气、土壤、农产品、水生生物和食品要展开重金属长期跟踪监测,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网络。制定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域监控技术方案,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点位的基础上,适当加密监控点位、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

推行污染源自动监控,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控技术手段。在重点企业开展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控试点,未安装在线监测设施的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自行监测能力,建立重金属污染物的日监测制度,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培养一批技术熟练业务过硬的监测人员,提高环境监察机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切实提高重金属监测能力。

二、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

突出抓好饮用水源保护。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导,对饮用水源地可能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进行排查和潜在风险评估,启动备用水源地建设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工程措施进行防范,改进或提升制水工艺,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切实保证居民饮水安全。

三、提升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定期对重金属污染高风险区域内食品、农田和养殖水域,开展重金属监测;完善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网络,掌握污染动态情况,划分种植和水产养殖功能区,实施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控制在食品及饲料中添加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添加剂。依法禁止在受污染耕地上种植粮食作物;加强灌溉用水水质监测,禁止不达标的含重金属污泥进入耕地。完善重金属污染区的农产品流通、消费监管,防止受污染农产品流入市场。

四、减少含重金属相关产品消费

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区科技工信局、区商投局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明确的各部门职责,依法履行职责,对相关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区科技工信、区发展改革、区财政、区商投、区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污染控制进行管理和监督,加强电器电子产品中使用重金属的控制和管理。

第四章 重点项目及管理措施

第一节 污染源综合治理

主要以减少重金属排放、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项目,包括治污设施升级改造、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涉重企业重金属三废集中处理处置等内容。健全涉重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所涉及的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实现清洁化改造,提升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减少涉重行业企业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第二节 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包括为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涉重金属落后工艺技术与装备,依法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

第三节 磷石膏及尾矿库固废资源化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重点以磷石膏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为主导,鼓励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加强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开展工业废物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改性后的磷石膏可提供水泥厂、砖厂作为原材料,变废物为新的资源,提升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率。

全面建成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磷石膏渣库管理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落实监管经费和装备,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将磷石膏渣库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第四节 建立重金属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

贯彻落实《昆明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总体要求,建立重金属企业一企一策监管体系,从源头控制,中间管理,末端处置实现重金属排放减量化。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员工的日常培训,增强责任感,为打造西山区清洁环保型企业助力。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申报数据、环境风险等环节的排查力度,做到企业名录不漏查、环境污染不轻罚、不放过的原则。

第五节 建立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建成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完成磷石膏渣库企业应急预案核查、监管工作。开展闭库企业修复工作。构建磷石膏渣库管理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落实监管经费和装备,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将磷石膏渣库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第六节 构建及落实环境监测制度

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等要求,构建和运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结合管理需求,强化涉重金属企业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及周边环境中的重金属监测。推进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增强环境监测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实力。按照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继续推动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废气和土壤重金属监测设备的配置和技术队伍建设,完善重金属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涉重金属企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指标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制度。

第七节 监测能力建设提升

推进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增强环境监测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实力;推动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废气和土壤重金属监测设备的配置和技术队伍建设。


第五章 规划组织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明确西山区各部门责任。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由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人是第一责任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建立监管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和监督机制、问责和责任追究制,落实政府环境质量负责制、水环境断面考核制,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各部门要与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将其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各有关部门要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进行进一步细化,认真开展工作,切实落实责任。人民政府将根据西山区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不力、规划项目实施滞后的各级政府将进行行政问责。对重金属排放项目违规立项、审批、验收、生产或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管不到位导致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严格按照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等规定对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实施问责,并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重金属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成立由政府组织,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区科技局、司法局、财政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商务局、昆明供电局等关部门及重点区街道办事处参加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及时向政府报告。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同时督促和指导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第二节 分解任务计划,狠抓规划落实

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属地负责制度,要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制定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问题。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细化分解工作要点,分年度、分阶段提出任务计划,逐项落实工作任务。

政府要结合各自特点,细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重点和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发展改革委要落实国家和省、市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场监管、银监、电监、应急管理以及行业主管等部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要求,依照各职能职责查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为,提高西山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会同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对涉及重金属污染的项目实行产业政策前置审查,规范日常行业管理,从源头遏制重金属污染;科技局要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财政局要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自然资源规划局要加快重点防控区域土地用途调整政策的研究并推广实施;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要加强对全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编制全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督促指导各重点防控流域和地区编制相应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强化环境执法;农业农村局要加强重点防控区域农业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各级工商部门要严肃查处重金属排放企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各级应急部门要强化重金属类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加强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昆明供电局要对政府及工业管理部门明确要淘汰的落后产能企业,采取限电、停电、断电等措施


相关附件

附表1 纳入昆明市全口径清单企业名录

序号

地市

区县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是否位于国家

防控区

1

昆明市

西山区

昆明天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铅锌冶炼

2

昆明市

西山区

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电镀

3

昆明市

西山区

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镀

附表2 西山区未纳入昆明市全口径涉及重金属排放企业名录

序号

单位详细名称

行业类别

()

()、门牌号

经度

纬度

1

昆明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

马街街道办事处

春雨路社区居委会春雨路349

102.6374833

25.03287778

2

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

马街街道办事处

春雨路社区居委会春雨路265

102.6380972

25.04082222

3

昆明昆缆龙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海门社区居委会海口工业园新区

102.5418472

24.81243333

4

昆明朗菱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光学仪器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海门社区居委会宽地坝

102.6609111

25.03527778

5

昆明天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工业园区云南新铜人实业有限公司内

102.6828833

24.99478333

6

昆明市西山区海口新昆仲机械加工厂

光学仪器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白鱼社区居委会白鱼社区大黑桥

102.6277778

24.79966389

7

昆明恒宇惠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及类似能源家用器具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里仁社区居委会新区7号路

102.5845528

24.79159722

8

昆明市西山区金吉利食品加工厂

米、面制品制造

团结街道办事处

大兴社区居委会宗龙箐2号附1

102.5906889

25.00108889

9

昆明闽海纸业有限公司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青鱼社区居委会海口镇小海口

102.59465

24.79126111

10

昆明达源塑料泡沫制品有限公司

泡沫塑料制造

碧鸡街道办事处

长坡社区居委会长坡

102.587625

24.79302778

11

昆明五谷王食品有限公司

其他方便食品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海口云南轴承总厂

102.5834444

24.79175278

12

昆明日昱化工有限公司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碧鸡街道办事处

长坡社区

102.6003028

24.97227778

13

云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生物质能发电

海口街道办事处

工业园区小海口村东3-4

102.5445889

24.84581944

14

昆明市西山区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定点屠宰分公司

牲畜屠宰

海口街道办事处

海丰社区居委会海口镇海丰村委会老街一组杨官山

102.5962417

24.78858056

15

云南莱德福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云龙社区海口工业园区

102.5234167

24.82286944

16

云南恒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香料、香精制造

团结街道办事处

大乐亩村

102.4228528

25.15972778

17

云南昱豪管桩有限公司

水泥制品制造

碧鸡街道办事处

长坡社区居委会长坡

102.5931194

24.96765556

18

云南晋宁黄磷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海口街道办事处

青鱼社区居委会小海口

102.5066889

24.84611111


附表3 西山区尾矿库名录

序号

尾矿库名称

中心经度

中心纬度

实际乡(镇)

生产状况

尾矿类型

设计总库容(万立方米)

现状全库容(万立方米)

是否编制应急预案

尾矿库矿种序号/名称

1

昆明市磷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

102.533610

24.784571

海口中宝

正在使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0.86

0.86

L008磷矿

2

昆明云盘山磷化工有限公司尾矿库

102.559707

24.862597

海口工业园

正在使用

相关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I 类)

82

409

L008磷矿

3

晋宁选矿分公司头石山尾矿库

102.532747

24.756392

海口街道办事处

正在使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1716

494

L008磷矿

4

昆明市海口中平联营磷矿擦洗厂尾矿库

102.531111

24.801347

海口街道办事处

闭库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50

50

L008磷矿

5

昆明磊成鑫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

102.547163

24.780389

海口街道办事处

闭库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19

12

L008磷矿

6

柳树箐磷石膏渣库(尾矿库)

102.518818

24.804250

海口街道办事处

正在使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I 类)

7382

5725

L008磷矿

7

曹家沟尾矿库

102.473337

24.794042

海口街道办事处

停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136

94

L008磷矿

8

玉铜汞凹子尾矿库

102.476640

24.790684

海口街道办事处

停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114

72

L008磷矿

9

小麦地尾矿库

102.498739

24.809490

海口街道办事处

正在使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681

447

L008磷矿

10

尖山箐尾矿库

102.582707

24.770256

海口街道办事处

停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

197

154

L008磷矿

11

恒自力磷矿石擦洗厂尾矿库

102.513167

24.837942

西山区海口街道办事处

停用

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涉及硫(包括主矿、共生矿)、磷(包括主矿、共生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I 类)

12

12

L008磷矿


附件5 西山区重金属主要防控片区情况

序号

区县

所属片区

是否为

重点区域

企业数量/

重点防控元素

重金属量(kg

砷占比(%

铅占比(%

铬占比(%

1

西山区

海口片区

11

46.705

86.77

/

/

2

西山区

碧鸡片区

3

43.664

/

73.80

71.77

3

西山区

马街片区

2

/

2.132

/

4

西山区

团结片区

2

附表6 西山十三五期间重金属落后产能淘汰工程项目表

序号

区县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淘汰内容

预期环境效益

完成情况

1

西山区

昆明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

关闭淘汰

减排汞0.02kg

已完成

2

西山区

昆明昊庆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关闭淘汰涉铬电镀车间

减排铬21.4kg

已完成

3

西山区

昆明新大制漆有限公司

涂料制造

关闭淘汰

/

已完成

4

西山区

昆明铂族金属工贸有限公司长坡分厂

有色金属冶炼

关闭淘汰

/

已完成

5

西山区

昆明市潘达有色金属加工厂

有色金属冶炼

关闭淘汰

减排砷0.01kg、 铅0.17kg 、镉0.01kg

已完成


附表7 西山区“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及管理措施

序号

重点任务

项目内容

建设目标

实施年限

投资金额(万元)

牵头部门

承担部门

1

污染源综合治理

治污设施升级改造、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涉重企业重金属“三废”集中处理处置等;健全涉重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减少涉重行业企业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降低涉重企业重金属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021-2025

5000

西山区政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涉重企业

2

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涉重金属落后工艺技术与装备,依法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和重有色金属及有关行业调整振兴计划,逐步建立健全重点防控行业落后生产能力退出机制;按照高效能、低污染、高效益的原则,引导企业进行资产整合,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督促企业产业升级改造,进行绿色高效生产,降低环境风险

2021-2025

10000

西山区科技工信局

涉重企业

3

磷石膏及尾矿库固废资源化试点建设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重点以磷石膏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为主导,鼓励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加强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开展工业废物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率

2021-2025

5000

西山区政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尾矿库企业

4

建立涉重金属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

建立西山区辖区涉重金属企业(包括纳入及未纳入昆明市全口径清单名录)“一企一策”监管体系,按照方案督促企业进行搬迁或整改,制督促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从源头控制,中间管理,末端处置实现重金属排放减量化;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员工的日常培训,增强责任感,为打造西山区清洁环保型企业助力。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申报数据、环境风险等环节的排查力度,做到企业名录不漏查、环境污染不轻罚、不放过的原则

精细化监管涉重企业重金属产排情况,降低涉重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隐患。

2021-2025

500

西山区政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涉重企业

5

建立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建成西山区磷石膏渣库区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进行磷石膏渣库企业应急预案核查、监管。开展闭库企业修复工作。

构建磷石膏渣库管理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落实监管经费和装备,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将磷石膏渣库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降低磷石膏环境风险隐患

2021-2025

300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磷石膏渣场企业

6

构建及落实环境监测制度

完善重金属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涉重金属企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指标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制度;强化涉重金属企业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及周边环境中的重金属监测

构建和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2021-2025

200

西山区政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7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

推进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日常贮备相关专业人才1-2名;进行专业设备贮备;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增强环境监测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实力

推动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废气和土壤重金属监测设备的配置和技术队伍建设。

2021-2025

500

西山区政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

图片1

图片1

图片2

图片2

图片3

图片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5301120004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邮政编码:650188 电话:682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

微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