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报告
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体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全区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基本情况
(一)体育课程情况
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不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质量,确保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体育训练情况
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广泛开展娱乐性、全员性、科学性的体育活动,强调全员参与的普及性运动项目推广,各学校通过举办学校运动会、体育节、大课间、兴趣班、课后三点半、社团俱乐部参与等形式,积极推动师生全员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普及大众项目的同时,努力挖掘各校传统体育特色,积极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新局面。
(三)体育竞赛情况
教体局坚持举办年度西山区中小学篮球、足球、田径、击剑、游泳、乒乓球、健美操、棋类等各项体育比赛活动,积极组队参与省市级各项比赛,逐步形成了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一体化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合理布局体育传统特色示范校,将现有的3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39所全国网球特色示范校、2所全国校园排球特色校、9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校、14所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区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进行统筹管理,资源整合,优化结构,利用传统体育特色校的辐射优势,有效推进各项体育运动进校园。同时,全区青少年在各项竞技比赛中,顽强拼搏,凝心聚力,充分展示了学校体育的教学成果,提升了学生体育竞争意识,近年来,我区在国家、省市级青少年体育竞赛中,成绩突出,取得多项次竞赛荣誉,培养大批优秀体育竞技人才,获批多名国家级运动员称号,向高一级运动队和高校输送大批体育特长生。尤其是篮球、排球、足球、击剑、游泳、武术等比赛项目,始终名列省市前茅,为昆明市、云南省体育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四)体育师资情况
西山区坚持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强化实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是持续加大体育人才引进、招聘力度,补齐体育教师缺口,我区现有体育专兼职教师400余名,基本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二是大力提升体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坚持每年举办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校园足球专题培训等各项竞赛和培训活动,将体育骨干教师送往北京体育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地进行专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把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技能的各项培训统筹兼顾,既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又强调科研课题的培训,体现培训频次高,受训参与面大,培训实效强的特点。我区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论文评比,优质课展示等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体育场地及保障情况
区教体局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我区校园体育场地及设施设备包含200米及以下田径场地54块,300米田径场12块,400米田径场8块,篮球场238块,排球场58块,器械体操及游戏区域约68606平方米,体育馆17个(总面积15530平方米),学生体质测试室65个,同时,正逐步有序推进老旧体育场地设施翻新修缮工作,进一步保障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职体育教师总量不足,全区体育教师虽然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但与实际需求仍有缺口,且多数专、兼职教师年龄偏大。
(二)新的初中体育考试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部分年级的体育教师不论是教学示范还是技能传授都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三)部分学校体育场地需要修缮和更新改造。
三、改进措施和打算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标准逐步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部分师资问题。
(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制定全县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方案,实行分层培训。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专业培训。二是定期组织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三是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名优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昆明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
202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