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 互鉴 互促 共提升——云南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宣传推广 培训班到西山区文化馆参观交流学习
2022年8月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云南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宣传推广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县(市、区)144名学员,到西山区文化馆参观交流学习,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区文化和旅游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区文化馆负责人陪同并参加活动。
区文化和旅游局主要领导、区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带领培训班学员们对西山区文化馆的各个功能区域进行了参观和讲解,并对西山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具体措施和取得成果与学员们进行了现场分享交流。随后培训班在群文剧场进行课堂教学。
西山区文化馆于2021年与西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西山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心相结合进行了提升改造,于2022年5月19日正式揭牌投入使用。馆内现设有文化活动空间、综合艺术排练室、非遗展示中心、群文剧场、青少年活动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等多个功能区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同时,为了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价值最大化,推行错时、延时服务,每周免费开放时长达82小时。
近年来,区文化馆作为西山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完善设施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多举措推进文化惠民实现全覆盖,为全区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发挥指导引领
作用,成为全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丰富文化资源,打造出西山音乐节、“六月十九”观音山庙会、“三月三 耍西山”民俗节庆、“中国梦·传承者在行动”“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节等一批具有西山特色的文化品牌;创作出《花儿绽放》《赶花山》《滇池夕阳》《我家(jie)西山》《过山数夕》《邻居种鸡杂毛鸡》等一批优秀文化艺术精品;推出秋韵艺术团、枫叶艺术团、华韵交响乐团等一批西山群众文化队伍;探索数字化管理新模式,以“数字文化馆”建设为契机,在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同时,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工作难点,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实现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努力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2022 年,西山区文化馆将紧紧围绕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这一目标,通过探索“1+100+N”的服务运行模式(即:一个创新服务模式+百场惠民文化活动+无限延伸公共服务触角),架起贯通全区公共文化三级服务网络的桥梁,着力将西山区文化馆打造成为西山区的终身美育学校和新型文化景点。
西山区文化馆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培训活动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充分总结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巩固提升取得成果,努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新形象、新作为,不断创新工作,在深入推进文化建设道路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