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2018年度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8年,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严格根据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吃透文件精神,严格遵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及时部署工作,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依法、主动、及时、准确公布信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效,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大主动公开、加强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工作薄弱的局面基本扭转。同时进一步加强区政府网站我局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我局网页正常使用运行,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第一平台”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迅速传达落实,积极安排部署,现将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公开情况说明
2018年,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依托,坚持以公开为常态,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局切实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夯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础。研究成立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昆林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副局长戚自良同志、刘秀芬同志、姚勇德同志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张小华同志、李琼同志、罗成云同志为成员的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局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部门各负其责、分头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制度建设规范化
一是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责、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要求。二是完善健全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依申请公开的工作规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三是完善健全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完善保密审查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有关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网站管理制度,明确网站管理人员及责任分工,以分管领导牵头,专人落实,严格执行一事一审,确保不发生泄密问题。四是完善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发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机关的,公开前应当与所涉及的其他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公开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统筹兼顾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以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在主动公开方面,一是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这是政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公众通过中心网站可查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查阅办事进展和结果。我局依托区政府网站,作为牵头责任单位负责单位板块8个,信息公开专栏设有“工作动态”、“政策文件”、“公示公告”等栏目。 2018年度,以区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主动公开信息135条。二是公开0871—68226790投诉电话,接受群众咨询投诉。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情况及中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的创新服务模式。四是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发布办事指南。五是在中心楼道醒目处,悬挂重要事项的审批程序、申报资料、收费标准等工作流程图,方便办事群众查看。
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按照市级安排,主城五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统一在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我区相关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情况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公开公示(详情可查询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我区依托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公共资源交易公告、资格审查信息、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以及履约信息统一在市平台公开,推进区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运行。全区进入市交易中心的所有项目,全过程均在市级管理平台统一对外公布公示。根据区监管办统计反馈,2018年,共对辖区的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备案共173个,其中工程类126个、政府采购47个。交易总额为1629323.82万元。工程类交易总额1613497.6万元,节约资金90840.4万元,节约率5.33%;政府采购交易总额15826.22万元,节约资金1390.68万元,节约率8.08%。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一)制定出台《西山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党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我局草拟的《西山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党群服务”项目建设方案》,已于2018年8月10日在区政府常务会通过,目前,我局已完成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综合窗口设置、人员招聘培训、设备系统改造、省市平台规范管理等工作,做到依托“一号、一窗、一网”框架和统一的数字共享交换平台,满足同一资料只需提交一次,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联合审批。
(二)加快推进“一网四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改造实体大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我局一是按照政府采购方式确定了建设主体,开展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受理和服务标准化、审批流程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为“网上办”和三级通办奠定基础。二是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实施了标准化应用硬件采购。三是结合“只进一扇门”相关要求,委托区城投公司对实体大厅进行了楼层功能改造,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企业服务、社会事务、投资审批、中介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综合服务及专项服务窗口的分类设立。四是委托西山区人力资源公司统一招聘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并请多方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经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于2018年11月28日正式设立,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同步上线。2018年度,社会事务综合服务窗口通过昆明市综合受理并联审批系统共接件1337件,服务群众2000余人。同时,我局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将大厅一楼设置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大厅;二楼大厅设置为企业企业事务综合服务大厅;三楼设置为投资审批及公用事业综合服务大厅;四楼设置为人社事务综合服务大厅。从而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力争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三)实现区级行政审批单位接入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依托省、市政务服务平台,会同区审改办组织全区各行政审批单位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通过组织9次工作会议、业务培训安排事项梳理、数据录入,现全区已有29家行政审批单位入驻省级政务服务网上大厅,19家单位入驻区网上平台实体大厅上线运行,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108个社区在内的所有单位都按省级要求进行了实名制管理。2018年度,西山区通过云南省网上平台综合办事系统办件944件,其中窗口办理763件,网上申办181件,发布政务动态754条,通知公告99条。
(四)开展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示范点建设
以“一网四中心加点延伸模式”整合构建街道、社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12月18日永昌街道及永宁里社区“综窗”正式上线运行,我区首次实现了“省、市、区、街道、社区”政务服务五级联动。另一示范点海口街道及海门社区于12月28日上线运行。
五、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无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六、开展政策解读情况
通过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4个市级规范性文件部分内容解读》及《解读<云南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意见>的政策解读》两篇稿件,对2018年3月昆明市出台的《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昆政发〔2012〕13号)、《昆明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当事人不良行为管理办法》、《昆明市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管理办法》4个规范性文件及省人民政府第1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17〕48号)进行了部分内容解读。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政务舆情和社会重大关切回应情况
2018年,我局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政务舆情和社会重大关切回应情况。
八、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
为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政务服务管理局一是根据要求设有政务服务中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公开受理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制定了《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信息公开指南》,明确专人负责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
二是在中心大厅咨询服务窗口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接待咨询、投诉及信息公开申请并建立信息咨询投诉登记本。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各信息公开主体均能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认真做好政府信息的依申请公开工作。2018年,政务服务中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未收到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九、公开平台载体建设情况
(一)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载体建设
持续完善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工作。按照“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采取撰写信息简报等方式进行科学解读,加强信息解读工作,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作为牵头责任单位负责信息公开板块共16个,其中公共板块8个,单位板块8个;作为配合落实单位公开信息板块共9个。通过查验,我局网站链接正常、栏目更新及时、信息公布准确、文字错误“零发生”,总体情况达到了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要求。
(二)信息公开载体建设
我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五公开”。一是制作发放一次性告知书。认真落实“在一个窗口办理审批手续,往返不得超过两次,做到第一次咨询服务详实告知办事群众所需审批的材料”相关要求,进驻中心窗口单位规范制作审批管理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书,向办事群众发放,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LED显示屏公开。加强实体政务大厅软硬件设施配备,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室内和室外分别安装了两块10平方的LED显示屏,将政务公开信息、最新政策法规、工作动态、一次性告知、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等内容8小时不间断向办事群众公开。三是电子触摸屏公开。政务中心大厅每层楼设置政务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可对进驻中心窗口单位办理事项、所需资料、办理流程等进行查询。四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公开。西山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包含了办证须知、在线预约、一键拨号、地图导航、投诉咨询等诸多栏目,让群众感受到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通过“西山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37期,阅读量和关注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十、信息公开相关举报、复议、诉讼情况
2018年,我局未收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发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十一、完善公开制度机制建设情况
我局结合本部门、本地实际,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和相关工作制度。一是对政府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将单位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三类;二是根据《西山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规范编制了《信息发布管理实施办法细则》、《岗位责任制》等,明确本单位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公开、受理、回复的反馈机制;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建立了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和程序。
十二、推进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信息公开渠道有待拓宽。群众通过其他途径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和方式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便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二是政策解读力度有待加大。政策解读还停留在“静态、单向、粗放”的层面,在互动性及生动性等方面还需再下功夫。三是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四是公共资源配置公开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因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的领域较广,现在国家和省、市正在统筹整合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的相关政策,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将随改革深入,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十三、2019年工作初步计划安排
我局将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拓宽公开途径。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微信等已有公开方式,努力探索“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新模式,探索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体系建设,同时加大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提升效率,定期维护,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公众能够方便查询,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不断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二是加强政策解读能力。运用数字、图表、声像等多样化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政府网站、政务微信等平台和渠道的作用,提升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化水平,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关心、支持政策;三是开创新举措,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推进。适应群众使用手机办事日益广泛、趋于普遍的发展态势,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思路,以网上办事大厅为依托,整合政府门户网站等信息资源,推广、运用好“一部手机办事通”APP软件,使广大群众动动指尖即可知情、办事,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树立发展的观念、创新的理念。四是严格按照上级对公共资源交易配置公开的改革进行调整和完善,规范公开程序,拓展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增强公开效果。
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2019年1月16日
附表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8年度)
填报单位(盖章):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8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件 | 20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8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35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7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4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1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1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2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1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4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 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1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0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