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面积位置】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西部,是昆明市14个县(市)区之一,因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山而得名。地跨东经102°21′—102°45′,北纬24°41′—25°36′之间。东西横距38千米,南北纵距53千米。辖区总面积881.17平方千米(滇池水域112平方千米)。辖区有滇池湖岸线72千米。东临滇池,与昆明市五华区和官渡区相连,与呈贡区隔滇池相望;南与晋宁区接壤;西与安宁市及楚雄州禄丰市交界;北与富民县、五华区毗邻。【地貌河流】 西山区地处滇中高原,位于康滇古陆与昆明凹陷的交界处,地质地貌复杂,以湖盆岩溶高原地形地貌为主,起伏明显,盆岭相间,由深切河谷、高原山地、山间盆地、断陷湖盆地、低山河谷地貌组成。辖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地势微向滇池倾斜。境内最高点为团结街道的风摆山山峰,海拔2622米;最低点为团结街道蔡家社区,海拔1750米。山脉为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纵横交错。有大小山脉山峰10余条(座),山脉有西山、玉案山、风摆山、笔架山、状元山、如空山、卷毛洞山等;山峰有棋盘山、卧云山、观音山、大青山等。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有盘龙江、玉带河、采莲河、大观河、船房河、乌龙河、西坝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篆塘河、杨家河、正大河、王家堆渠、金家河等大小河流20余条,多数汇于滇池和螳螂川。【植被矿产土壤】 植被类型属中亚带植被,以高原湿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共有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5个植被类型。西山区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磷矿、石灰岩、白云岩、玄武岩、凝灰岩、硅石、玛瑙及铁矿、钛铁矿、铝土矿、铜、铅、锌、钼、煤、地热水、矿泉水等20种矿产。西山区土壤有棕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4个土类,棕壤、棕红壤、红壤、黄红壤、酸性紫色土、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和沼泽型水稻土9个亚类及28个土种。【建置区划】 据《西山区志》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区域大部分属谷昌县。魏晋时期,先后属建宁郡、晋宁郡,隋朝和初唐属昆州。唐中期以后先后属拓东节度、鄯阐府领地,宋朝属鄯阐府领地。元、明、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区域大部分为昆明县辖地。1956年10月,改昆明市辖第八、第九区管辖范围建市辖区,因境内有著名风景名胜西山而得名。1958年10月,成立东风、团结、上游3个人民公社,辖24个管理区、3个街道办事处。1960年5月,调整社队规模,西山区改建成东风、海联、碧鸡、团结、谷律、上游、沙朗7个人民公社。1961年4月,昆明市海口国营农场划归西山区,改为海口人民公社。1963年1月,西山区人民公社规模调整,将8个人民公社划为21个人民公社。1964年1月,将21个人民公社调整恢复为8个人民公社,下辖管理区改为62个生产大队。【行政区划】 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东风、海联、碧鸡、团结、谷律、厂口、沙朗、海口8个人民公社改为办事处,大队改为小乡。西山区辖8个农村办事处、62个小乡(民族乡18个),及马街、黑林铺、中滩3个城镇办事处。1988年2月,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办事处改建为乡镇,改东风、海联办事处为马街、黑林铺镇。设马街、黑林铺、碧鸡、海口镇和团结彝族白族乡、谷律彝族白族乡、沙朗白族乡、厂口乡,原小乡改称办事处。西山区辖62个农村办事处,454个自然村,380个村民委员会,13个城镇居民委员会。2000年9月20日,村级体制改革,57个农村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辖453个村民小组;在已城市化农村办事处设6个居民委员会。2003年6月,撤销马街镇、黑林铺镇,成立马街街道办事处、黑林铺街道办事处。2004年9月1日,昆明市行政区划调整,分别从盘龙、五华、官渡区划入金碧、永昌、土桥、前卫、福海5个街道,划出黑林铺街道、沙朗乡、厂口乡到五华区。经整合,至2005年底,西山区辖马街、金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6个街道,碧鸡、海口2个镇,团结彝族白族乡、谷律彝族白族乡2个乡。2005年10月,撤销西苑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西苑街道办事处。2006年3月,撤销团结彝族白族乡、谷律彝族白族乡,两乡合并成立团结镇。西山区辖7个街道3个镇:马街、金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西苑街道和碧鸡、海口、团结镇。2009年7月1日,前卫、福海街道部分区域(2个社区)划归昆明国家滇池度假旅游区。2009年7月31日,撤销碧鸡、海口、团结3镇,设立碧鸡、海口、团结街道办事处。至此,西山区辖马街、金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西苑、碧鸡、海口、团结10个街道;8月6日,撤销西山区35个村委会,设立3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山区辖96个社区居委会、392个居民小组。2023年,西山区辖马街、金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西苑、碧鸡、海口、团结10个街道和国家级西山风景名胜区,下辖126个社区居委会、409个居民小组。【人口与民族】 2023年底,西山区常住人口约98.31万人(含度假区),比上年底增长0.47%,人口自然增长率0.2‰,城镇化率95.42%。西山区户籍人口598622人,比上年增长1.18%,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02489人,占总人口的17.12%,主要世居少数民族为彝族,有38850人,其次为白族,有25063人,第三为回族,有17059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合计21517人;从户籍人口年龄结构看,0~17岁人口101373人,18~34岁人口93671人,35~59岁人口238510人,60岁以上人口为165068人。【气候】 2023年,西山区气温较常年平均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属于温度条件较好、降水稍偏欠的一般气候年景。降水量为973.4毫米,较常年偏少17.6毫米,较上年同期偏少64.2毫米。汛期(5—10月)西山区累积降水量为940.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2.7毫米,较上年同期偏多28.2毫米;主汛期(6—8月)累计降水量为738.1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多225.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55.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8月,月降雨量525.4毫米,为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年平均气温为17.2℃,比历史同期平均偏高1.2℃,较上年同期平均值偏高1.1℃。年最高气温为32.6℃,出现日期为5月31日;最低气温为-0.1℃,出现日期为1月7日。1月份极端最高气温24.7℃,10月份极端最高气温27.8℃,均突破历史极值。全年日照时数为2105.7小时,较常年平均值偏少133.3小时,较2022年偏少465.3小时。8月2—5日,受低涡切变影响,西山区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强降雨天气过程,草海站点过程累积降雨量99.8毫米,区域站最大降雨量134毫米,超过50毫米14站点,2550毫米10站点。全年,共出现大风日数95天,年雨日数84天。全年共出现大雨(日降雨量≥25毫米)以上天气过程37次,其中暴雨(日降雨量≥50毫米)17次。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总值】 2023年,西山区生产总值10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分别低于国家、全省、全市4.0、3.2、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12.6∶8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36.23亿元,比上年下降13.3%;第三产业增加值943.49亿元,比上年增长3.6%。【财政收入】 2023年,西山区财政总收入1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55亿元,比上年增长8.42%。其中:增值税完成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20%;企业所得税完成2.01亿元,比上年下降3.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0.08亿元,比上年下降4.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1亿元,比上年下降10.43%;教育支出10.65亿元,比上年增长0.2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0.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卫生健康支出4.53亿元,比上年下降13.30%;农林水支出2.00亿元,比上年下降17.31%。【工业经济】 2023年,西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全年新增1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6.14亿元,同比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亿元。【亿元项目开竣工】 2023年1月,昆明宝琢化工有限公司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项目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2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298万元。2023年4月,华润新能源(昆明西山)有限公司大兴药光互补项目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70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05亿元。2023年10月,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滨河路工程新建项目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80亿元,12月建设完成,全年完成投资1.92亿元。【农业】 2023年,西山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36元,同比增长6.7%;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91亿元,同比增长2.7 %;实现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7.83亿元,同比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3805万元,同比增速0.9%。完成粮播3.81万亩,超区级底线指标(3.70万亩)3.1%,粮食总产1.35万吨,超区级底线指标(1.20万吨)12.77%。发放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19.98万元,补贴面积为61446.81亩,补贴对象14735户农户;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7.85万元,补贴面积27364.55亩(水稻340.94亩,玉米27023.61亩),享受补贴对象8086户;发放农业(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551134.08元,投保面积30451.79亩,其中玉米30118.25亩、水稻333.54亩。全年,投入抗旱救灾、农业防灾减灾资金共计48万元。2023年,在库项目15个,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5.74亿元,市级目标完成率达100.7%,排名全市第二;签订招商引资服务协议项目3项,总投资2.60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家,共有农业龙头企业78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4家、区级50家,完成现价总产值101亿元,上缴税金3.20亿元,带动农户7.96万户,带动农户增收2.70亿元。【乡村振兴】 2023年,共排查统计农村常住人口26438户78312人,经核实,西山区无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人口;完成97个社区乡村建设信息,26635户农户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2023年西山区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共有349人,其中省外务工10人、省内区外务工29人、区内务工310人;2023年,西山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为51万、庭院经济示范项目资金30万;通过云南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平台发放2023年春季学期15名脱贫户子女“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共32500元;制订下发《关于做好宣传和推广使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通知》,持续加强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使用救助平台的意识,统筹协调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务局等职能部门通过平台加快办理相关申请事项,确保农户遇到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相关问题及时获得救助,不断提高群众申报事项的办结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2023年,西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5.2%。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47.5%;非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43.1%。全年新增入库项目共126个,新增计划总投资143.84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2个,非房项目124个。【商贸】 2023年,引进产业到位资金73.7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13.48%;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数98个,总量主城五区排名第二;新签约固投类招商引资项目入库率69.35%,主城五区排名第三;净增外资市场主体数量96户,总量全市第一。西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8.25亿元,增速为7.5%,主城五区排名第二。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33.71亿元,增速为5.1%,主城五区排名第二;西山区住宿业营业额完成20.72亿元,同比增长20.4%,主城五区排名第四。西山区共有电子商务企业数1600余家,店铺数25000余家。初步制定电子商务企业扶持政策,包括支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支持培育引进跨境电商企业,鼓励实体企业进行网络销售等9个方面。2023年,兑现昇菘(中国)超市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相关扶持奖励资金人民币20万元。【金融】 截至2023年底,西山区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27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家,政策性银行2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1家,外资银行1家、村镇银行2家、财务公司2家,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网点221个。各类保险机构86个分支机构;4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融资担保公司;理财、投资类公司1965家、典当公司21家、股权基金管理公司42家。全年,西山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8.31亿元,同比增长17.36%;在GDP支撑性指标中,金融业对GDP贡献率达45.7%。【交通】 2023年,西山区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发展着力建成一个依托国道、省道、城市主干道为主骨架,以县(区)公路为主干线,街道办事处公路为主体,乡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网;构建以区政府为中心,以3个涉农办事处为枢纽,以35个行政村(居委会)为节点,以225个居民小组为辐射点的公路运输网;从而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四通八达、干支结合、纵横交错、系统完善、快捷畅通的区域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客运安全通畅,货运及时便捷,功能全拓展,营运全覆盖,服务全方位,保障更有力,支撑更到位的交通发展目标,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步落实,西山区的综合交通实力与路网布局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旅游业】 2023年,西山区累计接待游客4245.11万人次,同比增长32.9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7.88亿元,同比增长49.19%;西山区努力打造A级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集费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等级旅游民宿、金牌旅游村、最美乡愁地。全年,成功创建4A级景区融创海世界雪乐园、丙级旅游民宿上河大观民宿、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融创文旅城、省级最美乡愁地团结乐居村。【生态建设】 2023年,西山区有效监测天数364天,其中优级180天,良级173天,轻度污染1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6.98%。在昆明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考核中排名19个县(市)区第三。西山区纳入年度考核的水质断面有19个,包括2个单独考核国控断面,2个共同考核国控断面,2个县级饮用水源地、4个省控断面,9个市考断面(包括1个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流专项监测断面),监测频次均为每月一次。共完成水质加密监测工作24次,形成水质加密监测简报24份、水质下降原因分析报告8份、重要工作提醒函12份。西山区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开展了6个优先监管地块企业信息核实,摸清和动态更新关闭搬迁优先监管地块底数,将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关闭搬迁企业纳入监管范围。截至年底,已全部完成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西山区交办的166件投诉件的整改和区级自查自验,通过市级验收162件,反馈的问题清单整改任务27项,已完成整改并通过区级自查自验23项,通过市级验收21项,通过省级验收7项,剩余的4项反馈意见问题均在整改时限内;云南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西山区交办了129个交办投诉件,已完成整改77件,剩余52件交办投诉件正按时序推进整改中。【水资源】 2023年,西山区用水总量4745万立方米。现状水资源总量为1.78亿立方米,全年累计降雨量973.1毫米。年末全区水库坝塘蓄水总量为705.47万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库256.86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329.71万立方米,小坝塘96.64万立方米,小水池12.47万立方米,小水窖9.79万立方米(大、中、小型水库集坝塘),比上年(2022年蓄水总量〈西山区小一型水库合计253.26万立方米;西山区小二型水库合计339.85万立方米;小坝塘合计:94.21万立方米;小水池合计12.64万立方米;小水窖合计10.77万立方米〉共710.73万立方米)下降0.7%。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127平方公里。【科学技术】 2023年,西山区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R&D)投入为13.13亿元,同比增长15.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24%;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企业74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达211户,同比增长21%;完成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30户,同比增长14%;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5.18亿元,同比增长33%;推荐省市重大会商项目7个,推荐申报省级中小微企业创新示范项目43个;新增省级科技特派员1人;新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滇橄榄研究院、数字中国(云南)研究院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新增省级专家工作站10个,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个。截至2023年底,西山区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9个、重点实验室2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众创空间8个、星创天地4个,西山区拥有外国高端人才(A类)8人,外国专业人才(B类)169人。【教育】 2023年,西山区有省、市、区属各级各类学校294所,根据办学主体区分:公办及其他部门办121所,民办173所。按照办学阶段区分:幼儿园169所,完全小学73所,中学44所(包括普通初中、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另有附设班17个(附设幼儿班16个、附设高中班1个)。西山区有在职教职工(含专任教师)12480人。在校学生143902人,其中:公办学校有学生85743人、民办和其他部门办学校学生58159人。截至年底,西山区事业单位通过多种招聘方式为学校(园)补充教师532人,其中:公开招聘12人、市级专项招聘13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23人,聘任制教师484人。西山区事业编制有4244名(其中幼儿园396名、中小学3848名),实有教职工3975人(其中幼儿园370人、中小学3605人);西山区有校级领导干部259人,其中:党组织书记23人,校长、副书记15人,校长13人,书记、校长一肩挑51人,专职副书记65人,纪委书记4人,副校长97人。完成初级职称217名教师的考核定职工作、中级职称350人(含民办学校196人)、高级职称94人(含民办学校教师54人)的职称评审。【体育】 2023年,西山区共有体育场地总面积为253.85万平方米,现有各类体育场地790个(其中:室外健身路径278条、文体活动广场19个,篮球场346个、足球场90块、游泳场馆25个、羽毛球场57个、网球场38个、冰雪场馆1个、攀岩场馆2个、晨晚练点37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49个,健康步道9条,全年新建健身路径9条、农民体育健身点2个,全民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健康步道等基础设施已覆盖西山区10个街道。西山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2%以上,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30人,人均拥有体育指导员2.2‰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监测》合格人数比例达92.5%。定期筹办“迎春杯”中国象棋公开赛、西山徒步节等知名赛事,积极将“融创雪世界”打造为省级冰雪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文化】 2023年,西山区建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1个、滇池博物馆1个、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0个、图书馆分馆5个,图书流通点1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3个,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西山区文化馆周开放时间达到72小时以上,西山区各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周开放时间达42小时以上,均实现免费开放、错时延时开放,开门率达到100%。西山区共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5个;分编上架纸质图书2.5万册,完成地方文献数字化扫描及数字资源建设共计1.6TB,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3.4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3.5万册次。截至年底,境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6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项,市级保护单位19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4项。国家注册、备案博物馆7家。【医疗卫生】 2023年,西山区医疗卫生人员外调入2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到岗49人。完成护士资格报名现场确认63人,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报名现场确认789人,高级职称实践能力报名考试49人,高级职称申报推荐审核34人,通过25人。西山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835家,其中,各级综合医院47家:省级公立医院5家、市级公立医院3家、区级公立医院3家、部队医院2家、民营医院34家(市级设置批准26家、区级设置批准8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含10个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45个、村卫生室31个;其他医疗机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11995张,实际开放病床13877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床位数14.18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30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8247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8.43人)、执业注册护士数11390人(每千人口执业注册护士数11.64人)。在岗乡村医生55人。全年总诊疗1173.96万人次,出院49.67万人次。【社会保障】 2023年,西山区共提供有效就业岗位42675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232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18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6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46%,控制在4.5%的目标之内。辖区基本社会保险参保90.3万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8.9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0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2.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6.73万人。按项目参保工伤保险39个项目,参保2.46万人,建筑业新开工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新增退休人员3402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6.66亿元,全力确保辖区6.07万名参统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按时足额领取,无拖欠、迟发等现象,切实保障了参保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继续巩固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成果;发放工伤保险待遇5224人次6295.68万元;发放企业在职死亡人员“两费”257人1034万元;一次性待遇支付434人1516.60万元;发放企业退休人员死亡人员遗属待遇1578人7072.31万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按时足额支付率均为100%。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5301120004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邮政编码:650188 电话:682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

微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