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简介)
[作者: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6-12 13:59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编辑:李利民 审核:马洪云 终审:段静富
简介: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初为二层,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大观楼,改增为三层。咸丰五年(1885年)咸丰题赐“波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战火,同治三年
(1864年)云南提督马如龙主持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 总督岑毓英重修。并请名士赵潘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大观楼为单体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坐北向南,立于占地402平方米的两级石台基之上。楼阁本体平面为长方形,面阔17米,进深10米,占地170平方米。楼高三层18米,三层檐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除一楼墙体外,均为木结构。整个建筑以四根通柱作为支撑点,上绘有地方特色的雅五墨彩绘,楼上除长联外还悬挂其他匾联也有较高的文学、书法价值,楼梯与四周的自然景色有机的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景观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