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西山区“四个整合”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西山区区委改革办 发布时间:2023-07-07 10:20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主城西部,总面积881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127个社区、409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92万人。全区共有老旧小区408个,建筑面积521万平方米。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已完成改造106个(总投资约3.12亿元,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近年来,西山区坚持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工作作为一项顺民意、惠民生、促和谐的民心工程和优环境、强管理、提品质的重点工作,在省、市住建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云南政治中心服务承载区、山水都市品质区、现代服务业活力区”三个功能定位,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建管并重、完善功能”的原则,着力补齐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短板,显著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2022年,全区计划改造37个72.82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改造56个88.49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51.4%,完工率达121.52%。在全市“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城市建设管理竞赛中老旧小区改造排名全市第一。

一、 强领导、重机制,整合强化工作力量。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造升级工作始终,着力构建建立“区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负责、区级部门配合、社会企业参与、基层动员支持”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全区20多个部门和10个街道分管领导组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统一领导和部署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下发《西山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健全统筹推进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多次亲临现场一线督促,区级分管领导定期现场会办、主动跟踪督办,保证了工作的强势推进。三是统筹部门联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区住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更、水务、城管、行政审批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审联批,构建起“权责分明、简洁高效”的工作架构模式。

二、 广动员、明责任,整合深化工作优势。坚持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作为升级改造工作的着力点,探索推行“社会参与、业主自治、整体统筹、属地负责”的工作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推动,多元共建,建管并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了职能部门党组织、社区党总支、业委会、网格管理员以及物业公司五位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行稳致远。二是不断压实工作专班责任。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及时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符合改造条件的各类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梳理、摸排,掌握基本情况,并以小区容貌较差、设施配套不全、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为改造重点,制定改造工作计划,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三是有效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动员协调昆明供电局西山分局、辖区昆仑燃气公司、昆明自来水分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区级平台公司等10余家企业单位,在提供技术、工程、监理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不断夯实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的社会基础。

三、 筹资金、配设施,整合优化工作资源。坚持以实施 “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遵循“整体规划,连片改造”的思路,将城镇老旧小区统一纳入城市更新单元划定范围,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全方位完善基础配套,确保工作推进平稳有序。一是以项目化理念把工作做“实”。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零散开发、不成规模、大小不一等问题,西山区推行“区域打包”审批,以街道为单位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整体谋划,化繁为简、化零为整,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同时,在改造项目设计中,融入城市的人文、历史、风俗等非物质要素,保留特色,以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城市的记忆。二是以多元化渠道把资金筹“足”。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不足的难题,探索完善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对企业提供“投融资+设计+改造+运营+物业”系统服务,由区财政统筹安排950万元,居民出资36万元,取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6850万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第一批7500万元、第二批34200万元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是以标准化模式把设施改“全”。 积极推动老旧管线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将停车、电梯、安防等完善类短板纳入改造统筹改造,将体育健身以及养老、托育等提升类设施短板纳入改造方案,重点解决“一老一小”方面难题,构建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截至目前,改造完成供水管道84.2公里,小区道路20.83万平方米,停车位整理1435个,外立面整治18万平方米,绿化改造4.7万平方米。

四、 解民意、惠民生,整合细化工作措施。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难题和基层治理的“堵点痛点”,努力把提升改造工作打造成民心工作和民生工程。一是顺应民意精准发力。按照“保基础、促提升、拓空间、增设施”要求,重点围绕民生需求,重点改造提升居民住宅建筑和小区公共区域等两部分要素,按照因地制宜、按需实施,明确各小区菜单式改造内容,确保“一小区一方案”,实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示范工程24项能改则改,精品工程36项应改尽改。二是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永昌街道永宁里花园为试点,创新建立“党建引领+五微共治”工作模式,有效带动西苑街道办春苑小区,福海街道办正和小区和平巷、和顺巷,金碧街道弥勒寺片区等解决了2294户居民电、2423户居民水一户一表改造,以及1486户居民管道天然气入户等的事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居民满意度指标平均达到90%以上,群众受益程度较高。三是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为确保改造升级工作常态长效巩固提升,通过建立改造前多方“共商”、改造中多方“共建”、改造后多方“共治”的机制,积极动员小区引入物业管理,成立业主委员会,制定小区管理规约、议事规则等自治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矛盾化解、质量监督、工程验收以及小区后续管理等工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西山区将紧紧围绕全市“六个新春城”的战略部署,紧扣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立足“山区品质都市区”的功能定位,以总体规划设计为引领,坚持连片开发、整体集中推进的工作方式,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质量开展规划设计,统筹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兼顾改造提质、完善功能、传承历史和文脉延续,实现城镇老旧小区形态更新、功能更新、治理更新。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联系电话:0871-6822092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0871-63579017 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215号 网站标识:530112000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微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