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探索“1+1+2+3”工作机制 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作者:西山区区委改革办 发布时间:2022-11-14 10:18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在区级领导挂钩联系和包保服务企业、“法院+工商联”调处模式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西山区围绕“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探索建立“1联盟1平台2站3员”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助力昆明当好全省营商环境排头兵三年迈入全国一流行列持续贡献西山力量。
一、 成立1个“联盟”,做好服务“急先锋”
“西山区助企先锋党建联盟”是积极响应区机关党建助力发展工程建设号召,首个正式成立的功能型党建联盟。联盟依托党建引领作用,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把结盟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等中心工作上,旨在通过“组团式”发力,以“一盟五共”建设,即组织建设共促、党员队伍共育、资源整合共享、企业难题共解、品牌力量共筑,实现成员间资源共享、责任互补、发展同谋,构建“党的建设一起抓、特色活动一起做、企业困难一起帮、营商环境一起建”的党建引领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新格局。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联盟成立只是助力企业发展的第一步,接下来,联盟将按照联席会议协同、活动轮值轮办等机制,紧扣区域内企业落地和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方式精细化,服务对象精确化,做好服务“急先锋”,把“小联盟”发挥出“大能量”,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实现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山区助企先锋党建联盟已于2022年5月20日启动运行。
二、 搭建1个“平台”,做好服务“孵化器”
2022年5月25日正式上线“政企亲清通”数据平台,作为昆明市首个营商环境服务平台,创造性打通了政务服务与企业间的壁垒,标志着西山区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一是引入技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整合。平台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引入天眼查企业大数据支持,实现企业基础数据、企业需求数据、政务服务数据、营商环境数据等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大数据支撑。二是精准为企业把脉,打通政企沟通壁垒。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与企业直接对话准确掌握实际需求,为企业解决投资生产经营中的难处,有效拉近政企距离,降低沟通成本,打通行政壁垒。三是持续优化完善,逐个破解服务堵点。平台可及时获取解答企业意见的服务时长、企业满意度、好差评等数据,将持续拓展和优化功能,提供涵盖设立、成长、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方位为辖区企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掌上“生态圈”。
三、 打造2个“站”,做好服务“根据地”
营商环境观察站有机整合了市场主体诉求收集的前哨观察员、营商环境优化的监督员、利企政策精准推送的宣传员、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的服务员,在2022年5月11日制定出台《西山区营商环境观察站工作机制(试行)》的指导下,西山区创新打造了有力营商环境民主党派观察站和营商环境人民检察院观察员站,助推了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打造营商环境民主党派观察站。2022年5月12日授牌成立的“西山区营商环境民主党派观察站”,是全省首家建设营商环境民主党派观察站,充分调动了民主党派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了民建作为经济界党派的作用,有利于民建会员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显现。进一步牢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增强聚集要素的吸引力,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是打造营商环境人民检察院观察员站。区检察院以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为契机,紧扣“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任务,能动履职、大胆创新,探索向企业派驻“法治观察员”并健全工作机制。“法治观察员”依企业或单位申请,由检察机关派出,对企业及单位内部存在问题提供解决意见、进行法律指导及违法事项提示。2022年5月27日,在前期制发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整改、服务企业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区检察院在昆明市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西山区法治营商环境人民检察院观察员站”,是云南省检察机关派出的首家企业“法治观察员站”。
四、 选好3大“员”,做好服务“战斗员”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作用,以服务市场主体和民生需求为导向,查找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提出对策建议,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聘任区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2022年6月9日,选聘40名区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对西山区产业、投资、政务、市场、创新、法治、人文、开放等“八大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区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省直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组成,每位监督员每年走访企业不少于4次、至少参加1次营商环境方面座谈会、每月反馈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
二是派员担任企业法治监督员、法治观察员。法治监督员、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的建立,目的是将深化企业合规“后半篇”文章与非涉案企业日常合规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畅通检企沟通渠道,实现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市场主体相关职能。区检察院在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延伸检察职能,向启动合规性审查的涉案企业派出法治监督员,由员额检察官参与式、跟进式监督涉案企业合规审查相关工作,并持续跟进企业合规整改落实;建立派出法治观察员制度,依企业或单位申请,由检察机关派出法治观察员,对企业及单位内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意见、进行法律指导及违法事项提示。
下步工作中,西山区将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投资、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在“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中跑出西山营商环境建设“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