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聚焦“五个维度”探索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新模式
[作者:西山区区委改革办 发布时间:2021-03-16 10:12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国托育事业或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遵循。西山区聚焦“服务理念、环境设备、卫生保健、保教活动、师资力量”五个维度,建成云南省第一家公办托育园——昆明市西山区第一托育园。契合婴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保教理念、安全卫生且富有教育意蕴的服务环境、专业化的保教人才队伍等协同并进,为辖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可及的美好托育服务,实实在在改善了辖区学龄儿童福祉。
一、 聚焦“新”,发力“服务理念”维度,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教育理念新。区第一托育园结合国内外托育的核心理念,秉承“以保为主、保教融合”的育儿理念,将教的元素有效渗透和融入到0—3岁婴幼儿的生活起居、自理能力、健康喂养等方面。同时针对0—3岁婴幼儿生长及智力发育的特点,全面实施婴幼儿感知觉功能的开发与训练,从而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使婴幼儿获得全面健康的成长。
二是办学思路新。西山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历年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托育机构,西山区明确托育服务主管部门为区教育体育局,在全省首创政府全额投入举办托育园模式。托育园建设总投入720余万元,其中校舍装修改造投入360万元、设施设备投入218万元、后期修缮投入136万元。
三是托育机构新。区第一托育园在昆明市第十五幼儿园原址上改建而成,2020年8月开始装修建设,10月竣工;占地面积2840㎡,建筑面积4102㎡。2020年9月7日经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批准正式成立并命名,性质为公办,独立法人单位,由昆明市第三幼儿园领办,负责运行管理、组建管理团队和师资团队。
二、 聚焦“全”,发力“环境设备”维度,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校舍功能全。区第一托育园创新打造了适宜婴幼儿的玩耍区、运动区、班级活动室、功能室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入园即回家的感受,带给婴幼儿愉悦的体验,培养了教职工及婴幼儿之间的共情与同理心,激发了婴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世界的兴趣与激情。
二是托育家具全。家具选择充分结合儿童和教师的行为特点,以行为分析为导向,从儿童的情感需求与情感发展角度入手,为各个功能教室提供了适宜的教育教学场景,构建了支持性学习环境。
三是安全设施全。落实了人防、技防和物防等基本建设要求,实现监控全覆盖,报警系统确保24小时设防;校舍设置了安全围栏、安全扶手,托育器械全为圆角无棱角设计,门框全为防夹手设计,最大程度降低了婴幼儿物理伤害。
三、 聚焦“实”,发力“卫生保健”维度,筑牢保护屏障
一是保教日常实。强化卫生保健工作,做好公共区域病毒消杀工作;食品加工区做到单间流程操作、生熟分开、保持清洁;公共活动空间设置洗手池,配备洁净用品;功能活动室设置男女有别的公共卫生间,配备独立的清洁房。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让婴幼儿不生病、少生病,建立起最基本的“保护屏障”。
二是心理健康实。关照婴幼儿心理健康,在和平、尊严、宽容、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下,抚养婴幼儿成长,培育并维持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注重涵养婴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推动婴幼儿之间、婴幼儿与保教人员之间的日常互动,尽早鼓励幼儿学习情绪控制和行为约束,锻炼他们的向上意志及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等,促使他们的适应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升。
四、 聚焦“广”,发力“保教活动”维度,激发发展潜能
一是覆盖年龄段广。区第一托育园设有乳托班、托小班、托大班三大类别6—8个班级,覆盖1.5—3岁婴幼儿群体,分别招收1.5—2岁、2—2.5岁、2.5—3岁婴幼儿。
二是保教内容广。在班级托育的基础上,根据婴幼儿个体生长发育特点,依托美术教室、视觉发展功能室、图书室、语言功能室、艺术教室、听力功能室、感知觉发展教室、感知觉运动发展训练室等8个功能教室,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婴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做事习惯和与人交往习惯。
五、 聚焦“精”,发力“师资力量”维度,夯实育教基础
一是管理人员精。按照“深谙保育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且能将抽象的理论落实于具体的日常工作之中;在保教过程中,能始终为婴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生活与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愉快、健康的环境中嬉戏与学习、成长与进步”的标准,选优配齐区第一托育园园长及副园长3人。
二是专职教师精。按照“具有并能保持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热爱,且能将这种热情通过较高的专业化技能传递到婴幼儿身上;面对性情各异、发育程度不同、行为有别的婴幼儿,能始终保持耐心与责任心,善于化解婴幼儿之间的矛盾,保证他们都不受伤害”的标准,配备了各功能室专职教师,班级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正参照上述标准招聘过程中。
改善幼儿福祉,让婴幼儿不仅“有托上”,而且“有好托上”,让托育服务不仅有“量”,更有“质”,是新时代幼有所育的基本定位。下步工作中,西山区将进一步对标先进找差距、查缺补漏促提升,不断健全完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新模式,为全省、全市甚至全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模式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