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棕树营街道“一支队伍执法” 为辖区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西山区区委改革办 发布时间:2018-06-28 11:00 来源: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2日,棕树营街道办事处整合城管执法中队、交警二大队、市场监管所、安监站及派出所五方力量,率先在全市建立联合执法队,通过“一支队伍执法”使辖区居民群众生活更加有序、和谐、平安、美好,为辖区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联合执法队创建以来,按照“一支队伍”统一行动、“123”常态化联合执法方式长效推进工作,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抓创新发展,理顺城市管理执法机制。一是整合力量,建立“一支队伍执法”机制。为加强街道“一支队伍执法”工作的领导,确保辖区执法工作更加高效有力,2017年9月,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的“一支队伍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一支队伍执法”工作队在棕树营城管执法中队,工作队设指导员、队长各1名,工作队队员由街道城管中队、昆明市交警支队二大队、棕树营市场监管所、棕树营法庭、街道安监站及棕树营派出所、大观楼派出所等成员单位派员组成,根据执法工作的需要,统一行动,加强执法工作力度,提升执法工作效率。二是打破常规,建立科学用人管理机制。颁发聘书聘用具有丰富城市管理经验的党员上岗,发挥党员在联合执法队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联合执法队职能。三是集中办公,提升投诉处置效率。设置联合执法队专门办公室,实现城管、交警、公安、市场监管、安监一站式联合投诉处置快速反应窗口。四是加大力度,严管重惩违法行为。对破坏城市文明的各种违法行为露头就打,形成震慑,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其二,抓常态长效,抓实“123”联合执法。一是坚持发挥一支网格化执法工作队优势。工作中建立起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忍耐、能攻坚的网格化执法工作队,由城管中队、派出所、交警二大队、市场监管所等部门的党员干部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充分发挥党员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网格责任,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实行“分片包干、分段负责、责任到人、错时执法”制度,把责任细化到楼栋、路段、商铺,确保执法工作全域性、长期性、常态化开展。二是坚持执行两级验收督查机制和交叉检查制。两级验收督查机制即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下发交办单,要求各职能科室、各社区对照整改,整改成效由街道联系领导、街道纪工委逐级查验签字认可,若再次出现整改落实不到位情况,街道纪工委将对相关层级责任人实行最严厉的督查问责机制;交叉检查制即由街道联系领导、各社区书记、主任组成八个检查组,于每周五对标对表开展交叉检查,形成检查报告,报街道创文指挥部备查整改。三是实施 “门前三包整治”“城市交通环境整治”“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整治”三大提升工程。 街道以实施三大提升工程为主线,逐一补齐文明创建“短板”,实现了辖区市容环境大改变。整治中执法人员直接与楼房物业管理联系面谈,派发现场认领责任清单,令其限期进行整改,由属地相关职能部门对问题案件进行跟踪处理。
一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一支队伍执法”模式整合了资源、凝聚了力量、减少了推诿、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齐抓式”格局基本形成。棕树营街道积极依托网格化模式,将公安、交警、城管、安监等执法力量整合起来,将网格员、志愿者、楼栋长等社会力量发动起来,进一步编细编密网格,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地毯式”排查不留空白。联合执法队伍坚持每月对辖区学校、幼儿园、施工工地、临街商铺、重点路段等开展一次“地毯式、菜单式、全覆盖”的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逐一建立台帐,逐一落实整治责任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摊点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清理整顿。三是“保姆式”服务贴近群众。棕树营街道以联合执法队为依托,掌握安全卫生的关键“点”、制定科学高效的巡逻“线”、划分覆盖范围广的防控“面”,加强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治安复杂部位的日常巡逻,形成立体化的学校安全防控网络,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及群众的安全感。四是“常态式”管理营造和谐。联合执法队长期常态对校园周边、临街商铺、老旧小区的占道经营、游商游贩、私搭乱建、违规停车、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不间断整治,为辖区学生、商户和居民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确保了辖区市容整治、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社会和谐。
在下步工作中,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将进一步提高认识,继续坚持一周双主题专项执法常态长效机制,聚合力量,加大力度对破坏城市文明、有损市容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严管重惩,真正让“一支队伍执法”为棕树营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