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西山医改显成效 人民群众得实惠

[作者:西山区区委改革办 发布时间:2017-11-20 09:51 来源:昆明西山]

西山区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省首推“4+ 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突出中医诊疗特色、开展执业医师和专家进社区等举措,在2017年4月21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暨全市改革工作推进会现场调研中,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的肯定。

前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只是西山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顺利开展、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启动推进、全省首推家庭医生“4+X”签约服务模式、分级诊疗顺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现各街道办事处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村有卫生室,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大幅提升,免费实施12大类45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惠及全区群众,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一、 主要做法

(一)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西山区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台《西山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逐渐推行管办分开及院长负责制。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人事薪酬、能力提升等为重点,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不断完善补偿机制,认真落实政府投入补偿机制,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优化公立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和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

(二)破除以药养医,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采取综合措施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件的利益链,完善医药费用管控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老百姓医药费用支出明显减少,群众直接受惠319万元。

(三)全面启动“医联体”服务模式建设。一是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在全省首创高血压诊治研究中心西山分中心。由省一院心血管内科每半月派出专家分别到海口、前卫、金碧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并对医务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双方有效合作,建立了“云南省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促进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同时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二是区人民医院以“医联体”的形式与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开展技术合作。双方采取租赁+合作的方式进行全面合作,双方产权完全分开,财务体系完全独立,医疗资源上互补和共享。三是区人民医院借助省委组织部开展的专家工作室平台,开展“心血管介入技术”,培养本院人才。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心血管各项手术200余台次。四是与省肿瘤医院合作,全省唯一一个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落地西山。该项目旨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并早期发现肿瘤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截至目前,共发放《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93393人,筛出的高危风险59982人次,动员到省肿瘤医院体检的共有12956人次。

(四)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积极开展“执业医师进社区”等形式的医师多点执业,西山区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等三甲医院签订执业医师进社区协议,省市级医院定期下派执业医师及专家进社区进行定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副高以上专家配备专家助理,协调安排专家到社区服务的出诊日程、提前做好社区患者的宣传和组织工作。2017年以来,专家门诊支援79人次,门诊服务时间2779小时,诊疗人数2816人次,会诊135人次,组织健康咨询500余次,开展学术讲座20余次。

(五)全省首推“4+X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4”即由1个省(市)级医院专科医师、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1个社区(妇幼)健康管理师、1个社区公卫医师组成家庭医师团队核心力量,“X”是协同上级医院、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小区物管人员及热心社区卫生服务的志愿者等可为签约家庭服务的各方社会资源。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师提供技术支持的签约服务团队,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在西山区签约15000余人。

(六)稳步推进分级诊疗。西山区统筹做好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确保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平稳运行。区人民医院先后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市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与辖区内10家社区卫生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明确以区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首诊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等转诊医疗机构上转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病症,同时接收转诊医疗机构下转的慢性病、康复期老年人及康复和护理服务。

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取消药品加成方面。取消药品加成,省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滞后,医院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建立科学合理补偿机制渠道不畅通。建议省、市尽快出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价格调整方案。

(二)在推行“4+X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方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家庭医生的核心人员全科医师队伍在全市普遍缺乏;医保基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付政策滞后影响了家庭医生签约的积极性;现行的基本药物制度中规定的基药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三)在推进分级诊疗方面。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引导,居民到基层就医享受的实惠还有待落实:医保报销给基层优惠幅度不大,基层社区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为200元、市级为500元,优惠的300元不足以吸引患者;基层专业人员缺乏,尤其全科医生只能注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在省、市、县级医疗机构交流,对医学生吸引力不足,全科医生缺乏明显,导致基层医疗队伍稳定性差。

三、 下步打算

(一)强力推进基层能力建设。西山区将按照“保基本,强基层”的总体要求,计划投资1亿元,在现有的基础上,按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提升改造六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配置必要的检验及影像设备,力争2017年末,西山区每个街道办事处拥有一所政府办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持续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2017年西山区一次性为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68人,总编制增加到505人;在业务用房建设好的基础上,将启动“医疗卫生三名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选调、内培等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软实力。

(三)全力推动医联体建设。依托辖区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将与省一院、省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合作,以院院联合、专科联盟、专家工作站联合发展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联合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实现区本级医疗水平跨越发展。

(四)贯彻落实省市安排部署。按照省、市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要求,结合西山区医疗资源聚集优势,立足现有产业,有效衔接生物医药、旅游、健康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引进优质资源,扶持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推动现有医养结合项目落地,推进现代医疗、康体养生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使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联系电话:0871-6822092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0871-63579017 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215号 网站标识:530112000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微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