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改革快报(2015)第三十四期 海口中新社区探索推行“为民服务110”工作机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6 00:00 来源:]
海口中新社区探索推行
“为民服务110”工作机制
西山区海口街道中新社区党委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借鉴公安系统“110”快速反应的做法,推行“为民服务110”工作机制,既转变了干部作风,又方便了群众办事,真正做到了“群众大小事务一线通”。
开通专线,群众需求回应快。在采取网格化管理、民情联系卡、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等有效举措的基础上,海口街道中新社区针对辖区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配套设施不全导致居民办事不便的问题,探索建立了“为民服务110”工作机制,开通了服务群众工作专线,建立了专门的服务队伍,24小时受理群众申请的各种服务事项。居民只要记住一个号码就可以方便咨询和便捷办理各种事项,为群众监督提供了一条新渠道,为群众建言献策搭建了一个新载体,为联动服务打造了一个新平台。
整合资源,联动服务水平高。在原有社区为民服务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为民服务110”工作办公室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站,初步形成了“一室两站”的联动服务格局,打造了“定点集中服务+上门流动服务”的配套服务体系。对于群众需要办理、咨询和服务的事项,“为民服务110”办公室受理登记后,对于维修水电等基础服务,由110办公室立即派出专人办理。对于证件办理、调解纠纷等需求,则按照职责分工转交由为民服务站或综治服务站限时跟踪办理。
干部跑腿,便民利民有实效。整合网格员、代办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为民服务110”工作队伍,并实行上门办理、限时办结、全程跟踪制度,由“群众跑腿”变“干部跑腿”,由“被动受理”变“主动服务”,由“拖着办”变“高效办”,切实做到了“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干部”。在此基础上,依托综合为民服务平台,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计划生育、社会救济、老龄服务、社会事务、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上移到平台、下移到社区、延伸到小组,做到了让群众“事在村办”。自“为民服务110”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500人次,提供各类服务478次,办理居民委托事项196项,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