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改革快报(2015)第四十三期 全省首推错时服务 实现服务和需求无缝隙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6 00:00 来源:]
全省首推错时服务 实现服务和需求无缝隙
为解决社区 “上班族”难以享受到社区文化站、社区文化室服务的问题,西山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后,决定在社区实行错时服务,延长文化室开放时间,并在双休日和节假日正常开放。这项错时服务领跑全省,目前已经在全区10个社区试点,并将在全区推开。
前卫街道办事处同德锦江社区文化室率先吹响了全省错时服务的第一声号角,迎来了错时服务的首批客人。社区文化室开放时间由原来的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下午17:00,增加晚上18:30至21:00,并在辖区公开招募志愿者作为今后图书室错时开放的管理员。
一直以来,社区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上午9:00——下午17:00,免费向居民开放,但效果一直不好,来借书、看书、看报的居民廖廖无几。各街道文化站(室)通过在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后了解到,社区居民大多白天上班,刚好和社区文化站开放时间重合,难以错开时间,所以社区文化站参与度很低。
为探索依靠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型社区的转型之路,年初印发了《西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关于2015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的工作要点》。工作要点中提出了错时服务制新观点,“你休息时我上班”,打破常规的“工作时间表”,错时服务带给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街道文化站(室)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基层文化站、文化室是基层文化阵地,也是最接地气、最贴近民众的文化、娱乐场所。
细节决定成效,“你休息,我上班”,打准服务“时间差”,错开了上班时间,却摆正了服务位置,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角色也就不再错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是一个重要课题。错时服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新,但契合了群众的“胃口”,赢得了百姓认可。创新服务方式,就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民为原则,让服务方式“活起来”,发现“缺位”,及时“补位”,只有让服务“无错位”“不缺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才能有为,在群众心里才会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