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改革快报(2015)第四十四期 西山公安分局积极推动社区“五位一体”综合服务管理创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6 00:00 来源:]
西山区创新治安防控模式
积极推动社区“五位一体”综合服务管理
近年来,西山公安分局以“警务社会化、管理集成化”理念为引领,在西山区“盛高大城”小区试点创建集合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站、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职能作用的“五位一体”社区为民服务站,将社区警务与服务管理紧密融合统一,取得较好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搭建平台,促进资源集成共享。盛高大城系“城中村”拆迁后新建的大型居民小区,共有四期,规划建设居民楼24幢商品房4200余套,建成后可入住2万余人。为防止建管脱节,促进社区警务与城市化相适应,分局积极争取区委、政府重视支持,创新思路,整合资源,主导并搭建了相辅相融、集成共享的新型社区平台。一是实现五方合署。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将社区组织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积极规划建立街道办和派出所领导下、以社区党支部为龙头、社区居委会为自治、社区警务站为骨干的管理体制,依托社区居委会建成使用面积5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站,整合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参与,实现了五方合署。二是实现实体运作。在服务站内充实社区党支部委员1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2人、社区民警2人、流动人口协管员2人、业主委员会委员1人、物管公司工作人员2人,统一佩戴工作卡,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悬挂规范、醒目标牌,统一坐席,公开服务事项和内容,建立局域网,工作经费统一纳入财政保障,实现了实体运作。三是实现职责明确。规定五方除履行自身职责外,由社区警务室牵头,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人口管理、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服务群众五项工作,当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建设者、维护者。四是实现有序运转。为民服务站除建立必要的日常管理制度,统一规范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和办事时限外,还建立了例会会商、定期交叉评审等制度,实现了各方工作衔接紧密、有序运转。
二、机制搭桥,破解人口管理难题。为切实破解大型居民小区实有人口管理难题,分局依托社区为民服务站的聚合作用、社区警务室的牵头作用和盛高大城的基础优势,着力在机制建设上增合力、提效能。一是推行分色管理。紧紧围绕盛高大城因“村改居”形成的人口聚居格局,将居民小区实有人口划分为新购房入住业主、拟搬离小区业主、使用小区房屋办公的公司企业、房屋出租业主及租住人员四类,分别对应白、黄、蓝、红四色,实现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四色管理“全覆盖”。二是实施节点控制。由社区警务站依据四色管理分别制定“流水化”办事流程,将实有人口信息采集作为社区服务管理的前置条件,在搬入需办理入户、搬出需办理销户、开具相关证明、申请装修、缴纳费用、领取或注销门禁卡等事项时,实施节点控制,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先到社区警务窗口进行信息采集,如该环节未获得签字确认,则一律不予办理相关事宜。三是施行差别采集。针对公安机关对四类人群的不同信息需求,除必采基本身份信息外,对小区业主侧重采集工作单位、手机及QQ号、车辆牌照、同住人员等信息,对拟搬离人员侧重掌握房屋下步用途和入住人员情况,对租住人员侧重采集工作职业、服务场所、收入水平、作息规律等信息,切实采集或掌握实效、管用信息。四是信息即时交换。社区警务站依托内部局域网,即时与其余四方进行信息交换,掌握实有人口动态信息,并利用警务核查平台进行录入、核查,实现“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核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目前,已实现社区内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率、准确率、维护率“三个100%”达标。
三、警民携手,筑牢平安和谐根基。在破解实有人口管理难题的同时,分局树立“综合治理、共建共享”的理念,创新社区综治工作机制,警民携手共筑平安和谐根基。一是推动入户访查实务化。依托“五位一体”服务平台,将预约户访贯穿于社区服务管理之中,在户访中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了解群众需求、增进警民和谐、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推动治安防范常态化。充分发挥服务站的枢纽作用,整合社区治保队伍1支6人、小区保安队伍3支90人、治安志愿者队伍1支20人,建立6个巡逻片区12个巡逻小组,实施“邻里守望互助”工程,并辅之以奖励,实现了对盛高大城全方位、全时空、常态化巡逻防控。目前,“盛高大城”顺利通过市公安局治安星级管理评定,被确定为治安良好小区。三是推动矛盾化解前置化。通过以服务站为平台,建立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举办“欢乐和谐邻里节”、“好邻居评选”等活动,实现了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四是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化。依托服务站,建立居民公益志愿者队伍4支65人,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工作室”、“健康咨询工作室”各1个,建设“社区生鲜超市”解决群众“买菜难”问题,为残疾人和独居高龄老人送菜上门,实现了惠民生、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