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西山改革快报(2015)第四十七期 开启3 模式着力构建亲情服务社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6 00:00 来源:]


开启3 模式着力构建亲情服务社区


西山区棕树营街道白马西区成立于九十年代末,现有居民住房114幢,351单元,5733户,总人数约15681人。为更好的坚持用心服务社区,社区党支部以“亲情”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开启3 模式,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服务。

一、以“定点服务 走访服务” 构建亲情服务体系

社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工作核心,一是“一站式”服务便捷高效。社区以为民服务站为依托,设立“亲情服务大厅”、“亲情接待室”,通过“一站式”服务、“零距离”沟通,让居民好办事,为居民解难事。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区为老服务的项目,利用现有资源和916网络社区联合开办了“爱心食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每餐6元的爱心营养餐(916快餐形式,四菜一汤)。目前已有100余位老人在爱心食堂就餐。此举为辖区老年人解决了做饭不方便的重大问题,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实施惠民利民工程,引进大学生创业点“品鲜生鲜超市”和“购得乐”生鲜超市、利安便民电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助餐、助洁、助医、代办等服务,让辖区居民不用离开小区就可以方便的购买生鲜食品、缴纳水电费,形成了服务周到的安全保障的亲情服务网络,在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服务实效上突出利民便民,以行动使居民们享受到“进一扇门、办百件事”的亲情服务。二是“走访式”服务贴近民心。社区采取平日入户、节日走访等形式,及时掌握民情民意、环境卫生、车辆停放、房屋出租、食品安全及消防隐患等方面的问题。2015年节日期间,社区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居民、困难职工60余人次,特别是为白血病患者、小脑萎缩病人、下肢残疾、低保家庭、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实行上门服务、日常关爱和节日慰问,建立重点服务对象档案,切实做到从根源上解决群众问题。社区支部委员亲自上门将慰问金、慰问物品送到他们手上。同时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社区党支部总是积极进行解决和协调,工作中做到热情、耐心,真正为群众办实事。1-6月份调解矛盾纠纷6起。还积极的协调辖区邻里关系。社区联合民警,做好收养流浪狗居民的思想工作,并联系郊野公园市宠物收养中心动员该居民将流浪狗送到宠物中心;协调解决楼上楼下居民因卫生间漏水而引发的纠纷;在雨季来临之前对辖区内的重点淹积水地方进行清掏;为做好辖区治安防范工作,动员居民安装防盗门及电子锁;为长期无垃圾桶的和顺里小区补配了垃圾桶等等。同时扎实开展“五访五问”主题活动,访困难户熊金荣同志,问衣食冷暖;访能人户雷鑫惠同志,问发展思路;访流动党员刘祝仙同志,问服务良策;访老社区干部李炳生同志,问突出问题;访上访户刘殷龙同志,问事情原委。社区将继续做好“五访五问”工作,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和集体利益,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以“社区党员 在职党员” 壮大亲情服务队伍 

社区从整合资源入手,建立了以社区工作者队伍为骨干、社会志愿者为主体、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为助力的服务队伍,实现联动型服务一是社区党员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创建活动。将13名社区干部划分在7个网格之内,积极做好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职责,给群众提供帮办、代办的全方位、一站式立体服务。创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品牌,组建党建工作、志愿者、综治维稳、环保、窗口服务、社区便民利民、宣传等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分运用社会化力量服务群众,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可持续性发展。7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辖区内,做宣传、搞卫生,热心为居民服务。同时广泛动员,把热心服务、遵纪守法,具有一定优势特长的社区居民集聚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田宏华法律服务工作室。法律工作室每周二下午按时在居委会接待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还有辖区妇女就业示范点,不仅解决了两个就业岗位,且为辖区残障人士制作的手工艺品提供了销售平台。二是社区党支部坚持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在组织社区党员学习中遇到一个难题,按照惯例每月的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时都有一部分党员不能按时参加(因为社区党员中的老年党员白天方便参加,而年青党员白天上班,多数不能按时参加)。针对此情况,党支部在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找党员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党员意见,让党员自己填写他们能参加学习的时间,收集起来,经支委会研究决定,一致同意坚持以定期的“一月一学习”生活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定党员每月学习时间采用“两班制”。把党员学习时间定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下午2:30分和晚上7:30分组织党员学习。三是开展流动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的发展和服务工作。确保党建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努力提升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在职党员奉献基层“添活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主动走进社区、亮牌承诺、认领微心愿、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结合行业特点,用实际行动履行党员职责。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党员来到社区,对白马社区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进行安全宣传,细致排查辖区内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药品,做到让辖区居民安心放心生活。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党小组定期免费为辖区的中老年朋友们开展眼科检查。大观楼公园的党员走进社区教居民如何管理家里种植的花草。云南省健康教育所为困难家庭送去油米等慰问物品。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亲情化沟通,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三、以“传统文化 特色文化” 打造亲情服务社区

文化凝聚民心,活动铸就魅力。社区以创建居民精神乐园为目标,长年开展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营造宜居乐居舒心温馨氛围。一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精神瑰宝。社区利用宣传栏、文化长廊等社区内部公共宣传窗口将《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经典制作成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宣传板等,今年新增制作了《法制廉政文化宣传栏》,进行法制文化专题宣传,提高居民法律常识,优化社区法治环境。社区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举办艺术鉴赏、文学写作、技能培养、心灵疏导、保健知识等专题讲座。每周二、周三定时组织老年合唱团和二胡乐器团活动;社区定期举办有关老年人健康保健的知识讲座;还邀请辖区内爱好书画的老年人来到居家养老中心挥毫泼墨,辖区居民倍受感染,积极参与其中。社区利用服务中心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棋牌室为老人提供阅读、合唱、棋牌等多种娱乐方式,图书阅览室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干净优美的看书读报环境,今年初至今有300余次图书借阅,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而“双抠大赛”也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参与。二是推出“特色文化”,彰显社区风采。以“亲情广场”为平台,开展“亲情月”活动,策划了5场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区携手幸福916老年网络社区在白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欢聚一堂,社区利用“爱心食堂”的资源,开展“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老年人厨艺展示活动。参加活动的老人有120余人,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现场包起了饺子、汤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使聚餐现场热闹纷呈,其乐融融,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开展了“图书换绿植”、“弘扬雷锋精神,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大家乐”广场舞比赛、“建设和谐社区 育健康之蕾”亲子活动等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深受居民群众的喜爱。同时,针对老年人较多的情况,成立了文体协会、健身协会、书画协会等6个民间文化组织,组建老年艺术团、彩虹文艺队、老年健身队、人和文艺队、鼓乐队夕阳红武术队6支文艺队,文艺队每天都在白马小公园练歌跳舞,让老年人实现了 “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守法律在白马西区社区蔚然成风。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联系电话:0871-6822092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0871-63579017 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215号 网站标识:530112000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微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