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鼠标样式 页面放大 页面缩小 指读

其他文件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朗读



各相关单位:

《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工作安排意见》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工作安排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做好2024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根据国家、省、市林业和草原局会议精神及《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林草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安排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构建林草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以守绿护绿为目标,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全力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现代林业建设水平,为构筑西山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屏障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工作目标任务共9个方面11项。

(一)市级营造林8756亩

1.市级封山育林8000亩;

2.林地征占用植被恢复人工造林756亩。

(二)义务植树80万株

(三)近三年造林项目补植和管养26069亩

(四)申报省级森林乡村2个

(五)天然林资源保护768893亩

(六)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

完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425276亩,其中:国家级133300亩、省级88666亩、市级51810亩、区级151500亩(公益林补偿面积及资金以下达的方案为准)。

(七)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40000亩;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5.5%,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4‰,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

(八)森林防火及基础设施建设

1.森林火灾受害率≤0.9‰;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达98%;

2.按计划实施森林防火通道建设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九)关停矿山生态治理修复

完成矿山生态治理修复面积1375亩。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推行林长制

以林长制为抓手,全面压实保护和发展林草资源责任。合理规范升级林长制相关制度,加强全区林长巡林任务落实,强化督察指导工作;继续推深做实六项任务,严格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提高森林草原灾害防控能力,推动林草产业发展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扎实开展林长制宣传,推动林长制重大部署各重点工作落实见效。

(二)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1.天然林资源保护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天然林保护及生态建设工作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工作的管理,切实把森林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森林资源管护的质量和水平。

2.重点区域绿化造林

以滇池流域面山、城镇面山、生态脆弱区域的国土绿化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增加密度;组织实施好滇池面山绿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林地征占用植被恢复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项目,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美化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切实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生态需求。

3.林业抗旱保苗

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千方百计地做好林业抗旱保苗工作。在苗木调运过程中,用草席或遮荫网捆绑和覆盖,尽量减少运苗车辆途中停留时间,最大限度降低苗木失水,提高成活率;在植苗造林时,推广使用节水灌溉、薄膜覆盖、秸秆遮拦、保水剂、生根粉等技术;强化地间水肥管理,增加地上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把科技措施落实到种苗、整地、栽植、抚育等关键环节;加强新栽树木的管护,确保栽得下、有人管、能成活、长得好、保得住。

(三)积极创建森林乡村

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作为重要抓手,以“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扎实开展森林乡村建设,确保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综合森林网络体系。

(四)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逐步推行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等8类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落实义务植树属地管理,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造林绿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国土绿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民义务植树法定性、义务性和全民性的宣传,普及造林绿化知识,提高全民绿化意识。

(五)加强资源管理及保护

1.有害生物防治

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工作,分类实施监测预报;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控;按照《西山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持续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继续推进精准监测、疫源封锁管控、除治质量提升、健康森林保护行动,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确保西山区松材线虫病疫情不反弹。

2.森林草原灭火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狠抓火源管理、宣传教育、督促检查、资金投入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变被动扑火为主动预防,做到“三个确保”和“三个力争”;做好森林防火通道、防火水罐的建设和蓄水工作;做好防扑火机具检修、物资补充和储备工作。

3.古树名木保护

坚持“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属地保护、科学保护”基本原则,在乡村重点区域实行“一树一策”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工作。建立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古树名木动态监测,推进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大力推广先进管护技术,促进古树名木健康生长;落实保护主体责任,使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西山建设。

4.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

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的管控,加强巡逻值守,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疫源疫病监测;加强普法宣传,呼吁公众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湿地、草原保护管理

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通过湿地保护日、湿地保护宣传周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并采取相关措施保持湿地面积稳定,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建立健全草原管理机构,全面摸清草原资源底数,加强草原动态监测,完成草源资源清查工作;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6.自然保护地管理

理顺保护地管理体制,推进自然保护地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相关工作,不断提高科学保护管理水平,确保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管护。

7.打击违法犯罪

突出强化“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结合年度森林督查工作,继续推进林地管护,开展林地保护监督检查,加强林地监督,提高林地巡逻频次;深入开展林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林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效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和林农利益;做好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工作,严惩失火、纵火违法犯罪分子;对全区疑似图斑进行现地核实,业内对比分析排除合法变化图斑,涉及违法图斑的做进一步处置。

(六)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1.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生态、培植产业”的方针,进一步做好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积极发展林下种植、森林康养、林产品采集加工;注重培育苗木、中草药、保健食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旅游等新兴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壮大林业经济,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2.苗木产业管理

简化和规范林木生产经营行政许可证审核、审批办理程序;开展林木种苗检验,推行“三证一签”制度;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监督管理,提高种苗产量和质量;加大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推广育苗新技术,提高种苗繁育技术水平。

(七)全面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

林草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是林草遗传育种的基础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国家重要的资源。查清全区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分析与评价林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建立林草种质资源信息库,为全区林草生态建设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

(八)编制西山区新一轮(2021—2035)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落实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以全区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为底图,完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提升林地定额管理水平,优化林地空间治理体系,开展规划监测评价,纳入到我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林草专章,形成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林地保护利用空间格局。

(九)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审批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林地选址审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做好行政审批、批后监管、用地指导等工作;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确保指标控制在限额以内。

(十)巩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

实事求是管理林地林木权属,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稳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认真开展林权纠纷调处及林权界线指认工作;继续加强对林权规范性流转的宣传,增强农民对林权流转的认识,引导广大林农群众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开展林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强与不动产登记部门信息共享,推动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更加规范高效、便民利民。

四、重点项目及资金安排

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重点工作13项,资金预算2163.584万元,其中:2024年区级部门预算367.62万元;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699.664万元;专项及结转资金296.3;责任单位或街道(农户)自筹80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森林防火责任制、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细化目标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增加林业生态建设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二)加大投入,创新机制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公共财政在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加林业生态建设;认真落实好各项林业政策,解决好造林用地的流转和补偿问题,推行政府租赁土地、专业公司造林管护的新机制;吸引和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植树造林,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

要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区目督部门要对重点绿化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工程进度和质量、资金使用、工作效能等进行督查;区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对造林进度、质量、完成率、树木成活率、保存率、树木管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单位要对照目标责任,认真考核任务完成、实施质量和资源消长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附件:1.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工作任务分解表

    2西山区2024年林业和草原重点项目及资金安排表

附件1-2(汇总)


相关图解:一图读懂|西山2024年林业和草原工作安排意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昆明市西山区政府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5301120004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秀苑路188号

邮政编码:650188 电话:68212345 备案号:滇ICP备19011656号-1